[发明专利]促进毛发再生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8237.6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5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白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晋 |
主分类号: | A61K35/28 | 分类号: | A61K35/28;A61K31/203;A61K9/00;A61P17/14;A61P17/08;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毛发 再生 外用 药物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毛发再生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在于,包括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上清,还包括与该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上清联用的维甲酸。本发明所述的外用药物组合物主要适用于脂溢性脱发等脱发症状,通过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上清与维甲酸联用,能够有效激发毛囊,促进脱发者的毛发再生,具有方便、安全、低成本、效果显著、治疗过程简单、病人接受度高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含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联合维甲酸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脱发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分为非瘢痕性脱发和瘢痕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拔毛癖等属于前者,毛发扁平苔藓、毛囊炎性脱发、盘状红斑狼疮性脱发等属于后者。雄激素性脱发最为常见,表现为头发密度进行性减少,为雄激素依赖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变性疾病。
目前针对脱发患者有几种治疗选择,如使用口服或者外用药物,或者进行手术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方式具有局限性,药物治疗只能短暂的缓解症状,当病人停止用药后头发又会开始脱落。比如口服非那雄胺有性副作用并且会至畸,停止用药后,头发会加速脱落。采用自体的单个毛囊和毛囊单位移植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是毛囊供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且毛囊移植存活率低而费用高,并且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脱发急需一些新的治疗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毛发再生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针对应脱发,有效促进脱发者毛发再生。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促进毛发再生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包括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上清,其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与该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上清联用的维甲酸。
所述的维甲酸的质量分数0.024%~0.026%。
一种如上述外用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上清分装后置于4℃保存,与质量分数0.024%~0.026%的维甲酸进行混合,得到最终药物组合物。
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上清的制备过程如下:
S1.冲洗脐带,去除脐带表面残留的血液,剪成5×5×5毫米以下的块状,均匀涂布于培养皿上,再缓慢加入α-MEM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确保脐带组织可以更加均匀,得到待培养样本;
S2.将S1步骤的待培养样本置于温度为37℃且体积分数为5%的二氧化碳饱和湿度培养箱内,直至干细胞长出约占满细胞培养皿75~85 %面积后,使用0.25 %胰酶消化传代;
S3.待S2步骤的胰酶消化传代传至第三代后,培养48 h后采用低速离心法获取上清,最终得到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上清。
S1步骤中所述的α-MEM完全培养基的培养体系为:α-MEM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谷氨酰胺 1.8~2.2mM;氢化可的松 49~51μg/L;硫酸锌 0.9~1.1mg/L;丁酸钠 1.9~2.1mM;柠檬酸铁 190~210μM;维生素C 190~210μM;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19~21μg/L;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9~21μg/L;RGD短肽 19~21μg/L;棕榈酰三肽49~51μg/L;棕榈酰四肽39~41μg/L;氯化锂4~6mM;L-谷胱甘肽 3~5mg/L;大豆胰酶抑制剂 90~110mg/L;β-巯基乙醇 2.4~2.6mg/L;乙醇胺 0 .1~0.3g/L;亚硒酸钠 0.00066~ 0.00068mg/L;丙酮酸钠 0.08~0.12mM;Hepes 0.008~0.012M;NaHCO 32~34mM。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外用药物组合物主要适用于脂溢性脱发等脱发症状,通过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上清与维甲酸联用,能够有效激发毛囊,促进脱发者的毛发再生。具有方便、安全、低成本、效果显著、治疗过程简单、病人接受度高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晋,未经白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8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