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纳米级增强体混杂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7169.1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4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才;丁德华;吴国华;冀浩;廖光澜;丁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C1/03;C22C1/10;C22C32/00;B22F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增强 混杂 镁锂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纳米级增强体混杂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增强体的预处理:将TiB2颗粒、表面镀Al2Ce的碳纳米管与Mg或Al或Zn粉进行变速球磨得到复合粉末;
熔炼:将镁单质、锂单质、铝单质、锌单质、镁-钇中间合金按比例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熔化,待金属熔化后进行搅拌,在近液相线温度下将球磨得到的复合粉末与Ar气混合形成气粉混合物加入熔体中,加入后再先进行变速机械搅拌再进行超声处理,然后迅速升高温度至680-720 ℃时静置保温,最后浇注到模具中,得到复合材料铸锭;
塑性变形:对复合材料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和塑性变形加工,即得微纳米级TiB2颗粒和碳纳米管混杂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
增强体的预处理步骤中,所述变速球磨包括先低速球磨、后高速球磨;所述低速球磨的转速为150-350 rpm,球磨时间为2-48 h,高速球磨的转速为350-800 rpm,球磨时间为0.5-6 h;所述球磨的球料比为4:1-20:1;
所述TiB2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01-0.8 um;所述碳纳米管的表面镀Al2Ce涂层,其直径为2-100 nm,长度为1-20 um;所述微纳米级增强体混杂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中,TiB2颗粒添加的质量分数为0.5%-15%,表面镀Al2Ce的碳纳米管添加的质量分数为0.5%-3%;
所述微纳米级增强体混杂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的基体合金为Mg-Li-Al-Zn-Gd合金,所述基 体合金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锂:6%-15%、铝:1%-6%、锌:2%-4%、钆:0.1%-2%,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所述杂质为总量小于质量百分比0.02%的Si、Fe、Cu和Ni;
熔炼的步骤中,所述气粉混合物加入熔体的同时使用钟罩对其笼罩并搅拌;
熔炼的步骤中,所述机械搅拌包括高速搅拌和低速搅拌,所述高速搅拌转速为500-1000 rpm,搅拌时间为0.5-4 h;低速搅拌转速为100-500rpm,搅拌时间为0.5-2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级增强体混杂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熔炼的步骤中,所述气粉混合物通过旋转喷气装置加入熔体中,Ar气的流量为1.2-2L/h,旋转速度为100 rpm-300 rp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级增强体混杂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熔炼的步骤中,所述超声处理的功率为200-2000 W,处理时间为20-9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级增强体混杂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熔炼的步骤中,所述静置保温的时间为0.5-10min;
熔炼的步骤中,所述模具为预热至160-240 ℃的钢制模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级增强体混杂增强镁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塑性变形的步骤中,所述塑性变形加工为挤压、轧制或锻造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71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轴全物理仿真磁浮台
- 下一篇:一种基于测温测振系统的机械状态变送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