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6233.4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吕艳芬;许升;吕佩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0 | 分类号: | D06F39/00;D06F35/00;D06F33/42;D06F33/43;D06F10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熊蒙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洗衣机包括:内桶,可独立盛放洗涤水;集水装置,内部具有集水腔室,收集内桶内排出的水并排出;以及清洁颗粒,设置在集水腔室内,用于内桶和/或集水装置的自清洁。本发明的洗衣机采用“无孔内桶”结构设计,可以解决洗衣机在洗涤和漂洗过程中对桶壁造成的污染。同时,为了解决洗衣机脱水过程中桶壁的污染问题,本实施例在集水装置内设置清洁颗粒,在脱水排水至集水装置内,清洁颗粒在水流作用下对桶壁碰撞进行自清洁。本发明的洗衣机实现了洗衣机在整个洗衣过程中保持桶自洁,避免洗衣机长时间使用桶壁脏污滋生,提升衣物洗净度,提高用户体验及用户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洗衣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家用电器,帮助人们摆脱了洗衣的烦恼,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现有洗衣机一般都包括内桶和外桶,内桶的桶壁上分布多个脱水孔,而在洗涤过程中,内桶与外桶之间的洗涤水不会被利用,造成该部分洗涤水的浪费,且洗涤过程中产生的脏污会随着水流进入内桶与外桶之间而被积累,随着长时间的使用,脏污的累积会影响洗涤效果,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申请号为:201710787342.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包括:内桶、外桶、离合器、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内桶为贮水桶;外桶上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离合器安装在外桶的下方,并穿过外桶与内桶相连,且内桶与外桶之间限定有与内桶相连通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与排水管相连通;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排水通道与排水管的连通部位的上游,用于控制排水通道与排水管之间的通断;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排水通道与排水管的连通部位的下游,用于控制排水管的通断。本发明提供的洗衣机,利用两个控制阀的配合既能够实现洗涤过程中内桶与外桶之间无水,从而实现节水目的,又能够实现内桶与外桶之间连通,从而对内桶外壁和外桶内壁进行有效冲刷,以提高洗衣机的洁净度。
上述专利解决了现有洗衣机存在的“内、外桶之间的水得不到有效利用”以及“内、外桶的桶壁脏污”的技术问题。但是,说明书中进一步记载“脱水时,电机带动离合器上脱水轴和排水轴和内桶进行转动,水从内桶上部甩出内桶”,由此可知,脱水过程脱出的水由内桶的上部甩出进入外桶并由外桶排出,洗涤水还是会进入到内桶与外桶之间,随着时间的积累,还是会造成内桶与外桶的桶壁脏污,依然无法有效解决现有洗衣机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机,具体地,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包括:
内桶,可独立盛放洗涤水;
集水装置,内部具有集水腔室,收集内桶内排出的水并排出;
以及清洁颗粒,设置在集水腔室内,用于内桶和/或集水装置的自清洁。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装置的底壁上设置颗粒收集装置,颗粒收集装置具有与集水腔室相连通的用于收集清洁颗粒的收集腔室,洗衣机包括排水阀,所述的排水阀安装在颗粒收集装置上与收集腔室相连通;
或者,洗衣机包括安装在集水装置底壁上的排水阀,排水阀具有与集水腔室相连通的排水腔室,所述排水腔室内具有用于阻挡清洁颗粒排出的阻挡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装置位于内桶的下方,内桶的桶底位于集水装置的集水腔室内,所述集水腔室的敞口端低于内桶的桶口;
或者,所述的集水装置为与内桶同轴设置的外桶。
进一步地,所述内桶的桶底上开设排水口,排水口上设置保持其常闭的密封机构,所述集水装置的底壁上设置推杆机构,所述的推杆机构包括可沿内桶的轴线方向运动的推杆,推杆推开密封机构开启排水口进行内桶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6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长转换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与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合补偿的三级运算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