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铰剪式轨迹可擦窗隐藏式铰链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5525.6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蔡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浩钿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18 | 分类号: | E05D3/18;E05D5/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彭国星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剪式 轨迹 可擦窗 隐藏 铰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剪式轨迹可擦窗隐藏式铰链,包括滑槽、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长杆和托臂,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长杆的一端与滑槽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交叉且第二连杆支撑在第一连杆底部,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在交叉处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在与滑块转动连接的同时还沿滑块滑动的方向滑动连接在滑块上,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且转动连接点位于长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托臂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和长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二者与托臂的中部转动连接的同时还沿托臂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托臂上。该铰链结构简单,不但开启顺畅自如,回位自然精确,且具有更好的承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剪式轨迹可擦窗隐藏式铰链。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门窗可擦窗隐藏式铰链五金配件中,大多釆用的是平行四边形滑动轨迹,铰链初始开启时有虚位产生,关闭回位时需有包角辅助归位,而且托臂,也叫窗扇固定板,用于连接托臂和滑块的连杆中,部分连杆上应力过于集中,容易导致该连杆变形及与其连接的相关铆钉磨损,加上铰链滑槽供滑块滑动的轨道大多是单行滑道,由于窗扇安装在窗框上时,上下都需要铰链连接,铰链在下时受力正常,但在窗扇上方时反向不受力通常易造成铰链滑块下翘使窗扇下垂,降低窗扇使用性能和铰链寿命。特别是随着窗扇性能的升级,其重量也越来越大,现有结构的铰链也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
本发明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铰剪式轨迹可擦窗隐藏式铰链,其不仅开启顺畅自如,锁闭回位自然精确,而且承重科学合理,增加铰链承重量和使用稳定性、安全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铰剪式轨迹可擦窗隐藏式铰链,包括滑槽、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长杆和托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长杆的一端与滑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交叉且第二连杆支撑在第一连杆底部,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在交叉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在与滑块转动连接的同时还沿滑块滑动的方向滑动连接在滑块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且转动连接点位于长杆和第二连杆之间,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托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和长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二者与托臂的中部转动连接的同时还沿托臂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托臂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铰剪式轨迹可擦窗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C形槽的双向C形滑动轨道,左侧所述的C形槽低于右侧的C形槽,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所述滑块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插入在左右两个C形槽中并与C形槽滑动配合的左右滑台,右侧所述滑台凸出在滑块本体上方,且右侧滑台上设有槽口朝向左侧的卡槽,所述卡槽位于左侧的C形槽和滑块本体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滑块本体转动连接,且该端在铰链开启时侧向插入在卡槽中并通过卡槽的上壁限制该端往上翘起。
如上所述的一种铰剪式轨迹可擦窗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左低右高的阶梯形的槽底,左侧的C形槽设于槽底的低阶梯上,右侧的C形槽设于槽底的高阶梯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铰剪式轨迹可擦窗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铆钉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沿其滑动方向上设有供该铆钉在内滑动和转动的第一条形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铰剪式轨迹可擦窗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和长杆通过铆钉铰接并通过该铆钉与托臂转动连接,所述托臂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供该铆钉在内滑动和转动的第二条形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铰剪式轨迹可擦窗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位于第二连杆和托臂下方,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托臂下方。
如上所述的一种铰剪式轨迹可擦窗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钣金件或者压铸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浩钿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浩钿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5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
- 下一篇:堆叠式全固态薄膜电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