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摔智能充电宝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61514.0 | 申请日: | 202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傅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潜川动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50/244;H01M50/247;H01M10/613;H01M10/623;H01M10/6568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充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摔智能充电宝,该防摔智能充电宝,包括壳体机构、充放电机构和液冷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包括一个内部设有腔体的充电宝壳体,充电宝壳体的腔体中设置充放电机构,充电宝壳体上设置液冷机构;液冷机构包括外液冷容器和冷却液,外液冷容器设于充电宝壳体的外部,外液冷容器与充电宝壳体之间构成外冷却腔,充电宝壳体内设有内冷却腔,外冷却腔与内冷却腔连通,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内填充冷却液,外冷却腔和内冷却腔的容积均可改变;本发明设置液冷腔体填充冷却液,冷却液一方面起到散热作用的同时另一方面对电芯起到包覆保护的作用,使充电宝在受到冲击时通过冷却液进行缓冲,避免对电芯造成冲击损伤,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摔智能充电宝。
背景技术
充电宝,也叫移动电源、旅行充电器等。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自从智能移动设备流行以来,因为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以及耗电量大的原因,智能设备往往使用不了多久电量就告急了。借助移动设备流行起来的东风,移动电源因为可以弥补智能设备电量不足的问题,迅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至如今,移动电源几乎成了智能机一族的标配了。现在的移动电源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同质化严重,几乎可以说到了短兵厮杀的地步了。大家都是在同一个平面竞争,而缺乏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市场上智能充电宝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较少见)作为储电单元,外部一个壳体包裹,使用起来是很方便快捷的,但目前的移动电源行业,各类产品充斥市场,产品鱼龙混杂,形形色色的移动电源都有,生产移动电源的厂家、作坊不计其数,但是都是不具备抗摔功能的,掉落地面容易损坏以致影响充电宝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冷却液包覆电芯的防摔智能充电宝。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防摔智能充电宝,包括壳体机构、充放电机构和液冷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包括一个内部设有腔体的充电宝壳体,充电宝壳体的腔体中设置充放电机构,充电宝壳体上设置液冷机构;
液冷机构包括外液冷容器和冷却液,外液冷容器设于充电宝壳体的外部,外液冷容器与充电宝壳体之间构成外冷却腔,充电宝壳体内设有内冷却腔,外冷却腔与内冷却腔连通,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内填充冷却液,外冷却腔和内冷却腔的容积均可改变。通过变形或其他方式改变外冷却腔和内冷却腔的容积,能够实现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内的冷却液的交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充放电机构包括电芯、电路板、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电芯和电路板设于壳体机构内,电路板连接充电宝壳体上的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必要的,电路板上设有充放电电路用于支持电芯的充电和放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液冷容器为外冷却袋,外冷却袋的开口覆盖在充电宝壳体的表面,并与充电宝壳体密封连接,外冷却袋与充电宝壳体之间构成外冷却腔;
壳体的内部设有内冷却袋,内冷却袋设于外冷却袋连接的充电宝壳体的内侧,并与充电宝壳体密封连接构成内冷却腔,内冷却袋与外冷却袋之间的充电宝壳体上开有若干个液体孔,液体孔连通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冷却液能够通过充电宝壳体上的液体孔在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之间流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冷却袋与内冷却袋的材料均为弹性材料,受到压力产生变形,并且能够恢复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液冷容器包括浮动壳和柔性袋,浮动壳设于充电宝壳体的一侧,浮动壳靠近充电宝壳体的一面弯折构成插入部,充电宝壳体上开有与插入部间隙配合的插入槽,浮动壳的插入部插入插入槽内,使浮动壳与充电宝壳体滑动连接,浮动壳与充电宝壳体之间设有柔性袋,柔性袋朝向充电宝壳体的一侧设有开口,该开口的边沿与充电宝壳体密封连接,构成外冷却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充电宝壳体内设有与浮动壳连接的复位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潜川动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潜川动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1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