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膛窑及煅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0404.2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田辉;段国建;全强;孟凯彪;王艳民;冯燕波;王得刚;岳杰;李照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12 | 分类号: | C04B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窦雪龙;赵燕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膛窑 煅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膛窑及煅烧方法,双膛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窑膛和第二窑膛,双膛窑还包括:第一连接通道,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窑膛和第二窑膛;第二连接通道和第三连接通道,设置在第一连接通道的两侧,且第二连接通道的第一端和第三连接通道的第一端均与第一窑膛连接,第二连接通道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通道的第二端均与第二窑膛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三条连接通道,使连接通道的总面积增加,保证烟气通过畅通,从而提高烟气利用率,而且使通道不易积灰堵塞。三条连接通道的设计可以使烟气沿最近的连接通道进入非燃烧膛,与单通道相比,气流分布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炉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膛窑及煅烧方法。
背景技术
双膛环形竖窑是近几年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结合了麦尔兹窑和套筒窑的优点,由国内公司技术人员自行开发的新型活性石灰窑型。双膛环形竖窑基本结构:窑设置有两个半环状窑膛,一个为煅烧膛,一个为蓄热膛,中间由通道连接,两个窑膛的工作状态一般每隔12-15分钟进行一次互换。
与传统双膛窑相同,该窑型采用了先进的并流蓄热煅烧原理。并流是指助燃空气、燃料、物料三者均从煅烧带的上部向下流动,三者流向相同,物料实现梯度燃烧,从而避免过烧现象。蓄热是指煅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另一个窑膛中,对预热带的物料进行预热,使热量得以充分回收。并流煅烧和逆流蓄热的热工特性决定了双膛窑具有很高的热效率,其热能消耗在回转窑、套筒窑等所有类型石灰窑中最低。
双膛窑都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是实现双膛石灰竖窑煅烧原理和优势的必需结构。连接通道的作用是使石灰煅烧窑膛在煅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该通道流向非煅烧窑膛,而流动气体中带有大量的粉尘,会随气体在通道中堆积。通道的通透性是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而影响通道通透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气体流量和通道温度。通道内气体流量越大,烟气利用率越高,而通道越容易堵塞;通道温度越高,通道越容易堵塞。
现有技术中的双膛环形竖窑只有一个连接通道,气体流量受到限制,气流分布也不均匀;如果单纯增大通道面积,随着时间的延长,粉尘堆积会越来越多,通过的气流受阻,石灰的质量和产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膛窑及煅烧方法,以解决双膛环形竖窑连接通道面积小,气体流量受限,连接通道易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膛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窑膛和第二窑膛,双膛窑还包括:第一连接通道,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窑膛和第二窑膛;第二连接通道和第三连接通道,设置在第一连接通道的两侧,且第二连接通道的第一端和第三连接通道的第一端均与第一窑膛连接,第二连接通道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通道的第二端均与第二窑膛连接。
进一步地,沿第二连接通道的两端朝向第二连接通道中部的方向,第二连接通道的孔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通道的中部设置有陶瓷阀。
进一步地,沿第三连接通道的两端朝向第三连接通道中部的方向,第三连接通道的孔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通道的中部设置有陶瓷阀。
进一步地,第一窑膛和第二窑膛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相同,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和第三连接通道均设置在第一窑膛的中部下方。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和第三连接通道均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二连接通道和第三连接通道平行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通道的两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煅烧方法,采用上述的双膛窑进行煅烧,煅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将物料与助燃空气由第一窑膛的顶部注入;
步骤20、物料与助燃空气在第一窑膛的预热带被预热升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0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