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检查站人车混合核验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9007.3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4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魏晟坤;王秀英;马新成;尚志强;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服公众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8 | 分类号: | G07C9/38;G07C9/37;G07C9/1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检查站 混合 核验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检查站人车混合核验方法和系统,涉及安检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检验通道,检验通道一端为进车端,另一端为出车端,出车端设置有信号灯和门闸机,进车端和门闸机之间为核验区域,门闸机一侧设置有车辆抓拍摄像头,核验区域两侧对称设置有人脸抓拍摄像头组;核验区域两侧还设置有用于照射待检测车辆侧窗的窗体照明设备;核验区域靠近门闸机的一侧设置有检测车辆位置的落位检测传感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车辆采集、人脸采集、识别比对,以及多设备协同等手段,在没有工作人员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文字、声音、信号灯等多种方式,智能引导司乘人员在车内自发完成人车核验,与特定比对库进行比对和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检查站人车混合核验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公安检查站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牢筑平安城市的第一道防线。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往往需要车上乘员下车检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使得通行效率大幅降低,而且往往难以真正发挥其“滤网”、“屏障”的作用。
现有检查站系统常用技术和方法介绍:
现有检查站多数依赖人工进行检查,使用的辅助系统只有闸机、车辆抓拍机、人脸抓拍机、安检通道等设备和系统,并且各系统采集的数据是独立的。现有检查方式是车辆行驶检查站车道时,降下所有车窗,通过检查站工作人员人工观察车内人员情况,如果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核查,则车上人员需要下车通过安检通道进行检查。
现有检查站安检方式存在的核心问题:
1.人力成本高,一个车道至少要配备三组倒班、每组至少两个工作人员。
2.工作人员只是简单看下车内人员,无法识别在逃、通缉等人员,往往只能起到威慑作用。
3.车辆和人员数据分离,不知道车上有谁,也不知道某人在哪辆车上,事后无法回溯。
4.车上乘员需要下车过安检,通行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检查站人车混合核验系统和方法。
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检验通道,检验通道一端为进车端,另一端为出车端,出车端设置有信号灯和门闸机,所述进车端和门闸机之间为核验区域,所述门闸机一侧设置有车辆抓拍摄像头,所述核验区域两侧对称设置有人脸抓拍摄像头组;所述核验区域两侧还设置有用于照射待检测车辆侧窗的窗体照明设备;所述核验区域靠近门闸机的一侧设置有检测车辆位置的落位检测传感器。
优选为,所述人脸摄像头组的人脸摄像头为广角人脸摄像头。
优选为,所述核验区域两侧设置有作为语音引导核验流程的扬声器。
优选为,所述窗体照明设备为设置在所述核验区域两侧的LED灯组。
优选为,所述窗体照明设备为绿色LED灯。
优选为,所述检验通道分为小车通道、混合通道和大车通道;
所述小车通道的人脸摄像头组包括两两相对的四个人脸摄像头,人脸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检验通道中部,所述小车通道的人脸摄像头的高度为1.1-1.3米,同侧两个所述人脸摄像头的间距为0.4-0.6米,即小车通道的人脸摄像头朝向车辆的侧窗拍摄;
优选为,小车通道的人脸摄像头镜头轴线与检验通道的车辆行进方向垂直;通过这四个人脸摄像头,对小型车辆的车内人员进行人脸抓拍,用于捕捉小车人员的人脸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服公众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服公众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90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