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继设备、具有该中继设备的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3337.1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4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国;桂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55 | 分类号: | H04B7/155;H04B7/041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李艳霞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大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设备 具有 通信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中继设备,应用于一通信系统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信号源及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设备具有5G中继共享模块,当所述中继设备位于所述信号源的非信号盲区、所述终端设备位于所述信号源的信号盲区、且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在一可连接的发射距离范围内时,所述中继设备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微基站,以实现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信号源建立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信号盲区为所述中继设备位于所述信号源的辐射范围的非遮挡区域内,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信号源之间不存在障碍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的发射距离范围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中继设备之间不存在障碍物,两者建立正常通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5G中继共享模块通过多天线设计MIMO架构、毫米波频段特性及5G通信协议实现微基站功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通信时,所述中继设备通过所述5G中继共享模块实现实时蜂窝电话主动寻呼和被动连接通话功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通信时,所述中继设备通过无线技术与所述终端设备实现流量或无线传输带宽共享。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通信时,所述中继设备通过D2D通信技术与所述终端设备实现数据高速传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设备或基站作为所述信号源。
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信号源、终端设备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与所述终端设备均与所述中继设备使用相同的调制技术与频段进行通信。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其中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连接至所述中继设备,其他的终端设备通过连接协议实现互连。
12.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一通信系统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信号源、中继设备及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中继设备位于所述信号源的非信号盲区时,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信号源建立通信,所述中继设备具有5G中继共享模块;
当所述终端设备位于所述信号源的信号盲区,且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中继设备在可连接的发射距离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中继设备实现中继,进而与所述信号源建立通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信号盲区为所述中继设备位于所述信号源的辐射范围的非遮挡区域内,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信号源之间不存在障碍物。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的发射距离范围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中继设备之间不存在障碍物,两者建立正常通信。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G中继共享模块通过多天线设计MIMO架构、毫米波频段特性及5G通信协议实现微基站功能。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中继设备通过无线技术实现多余流量或无线传输带宽共享;及/或
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D2D通信技术实现数据高速传输。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其中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连接至所述中继设备,其他的终端设备通过连接协议实现互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33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及目标物运动状态的判断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移动底盘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