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1858.3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6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卫彦;吕汶諠;陈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C7/10 | 分类号: | A61C7/10;A61C7/08;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方 牵引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一对固位组件,每个固位组件包括固位联冠、牵引钩及连接杆,固位联冠用于包裹口内一侧的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牵引钩设置于固位联冠的颊侧,连接杆设置于固位联冠的舌侧;双曲舌簧,双曲舌簧一端连接于连接杆,另一端用于抵靠在口内的切牙舌侧;螺旋开大器,螺旋开大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固位组件的连接杆上。本方案更有利于前方牵引口内装置佩戴的稳定性,在前方牵引的同时能结合临床需求进行扩弓及解决前牙拥挤,提高矫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正畸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骨性III类畸形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类畸形,由于其颅面形态表现复杂,有随着生长发育加重畸形程度的趋势,临床治疗比较困难,通常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矫治。在诸多早期矫治装置中,前方牵引装置被认为是对于上颌后缩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预后;有研究认为,在开展前方牵引时配合快速扩弓,会因松解了骨缝带来更好的前牵效果,同时能减少下颌顺时针旋转等前方牵引容易带来的不良反应,但现有技术中,多数的前方牵引装置的口内部件无法同期进行其他治疗且稳定性差。
因此,期待研发一种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及前牵效果,同时便于临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及前牵效果,能够在矫治畸形的同时进行牙弓及切牙的调整,同时便于临床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包括:
一对固位组件,每个所述固位组件包括固位联冠、牵引钩及连接杆,所述固位联冠用于包裹口内一侧的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所述牵引钩设置于所述固位联冠的颊侧,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固位联冠的舌侧;
双曲舌簧,所述双曲舌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所述口内的切牙舌侧;
螺旋开大器,所述螺旋开大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固位组件的连接杆上。
可选地,所述固位联冠的内壁形状与所述第一前磨牙、所述第二前磨牙及所述第一磨牙轴面外形高点的合方及咬合面契合,并在牙尖处设有开孔。
可选地,所述牵引钩的一端由所述固位联冠延伸至所述第一前磨牙近中处向龈方,并向远中方回弯成钩,且所述牵引钩与牙冠外形贴合。
可选地,每个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两个双曲舌簧,以抵靠与所述连接杆位于同侧的所述切牙。
可选地,所述双曲舌簧及所述螺旋开大器均与所述连接杆通过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螺旋开大器包括螺杆、导向杆及一对连接体,所述螺杆的中部设有旋转装置,所述螺杆的位于所述旋转装置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一对连接体分别通过螺纹孔套设于所述螺杆且分别位于所述旋转装置的两侧,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一对连接体,并且能够在所述一对连接体中滑动,每个所述连接体连接于一个所述固位组件的连接杆上。
可选地,所述牵引钩的钩体为圆柱状,且直径为1.3mm-1.7mm。
可选地,所述双曲舌簧包括波浪形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直径为0.5mm-0.9mm。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为圆柱型杆,其直径为2.3mm-2.7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前方牵引口内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患者口腔扫描模型;
2)在所述口腔扫描模型上建立一对固位组件的虚拟模型;
3)输出所述虚拟模型的三维图像数据;
4)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三维图像数据制得一对固位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1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设备、封框胶印刷装置
- 下一篇:磁场激励激光增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