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0497.0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0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许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易长乐 |
地址: | 330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基板、接地线和导电检测线;基板包括触控区和位于触控区外周的边框区;接地线设于边框区并位于触控区的外周;导电检测线设于边框区并位于接地线的外周,且与接地线间隔设置,导电检测线具有用于接收检测信号的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本发明可通过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接入检测信号,以检测冲切后的触控面板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若冲切量过大致使导电检测线被切断,则可通过导电检测线检测出,例如导电检测线的电阻无穷大,通过导电检测线的电流几乎为零,这说明冲切作业后造成的冲切偏位使得接地线到基板边缘的距离小于了最小安全距离。不需要增加新的检测工序和人力,实现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和形成于基板的导电层,基板具有触控区和位于触控区外周的非触控区,导电层包括形成于触控区的触控图案、以及形成于非触控区的信号线和地线。其中,信号线电性连接于触控图案,地线位于信号线的外周,以用于传导静电,避免静电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为满足触控面板的防静电性能,最外围地线到基板边缘的距离需要大于等于最小安全距离。
然而,随着用户对窄边框需求的提高,触控区的面积占比越来越大,非触控区的面积占比越来越小,非触控区面积的减小可通过冲切作业进行,在实际冲切作业时,最外围地线到基板边缘的距离可能会出现小于最小安全距离的情况,导致触控面板的防静电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引发静电击伤事故。为排除冲切后不良触控面板的产生,需要对冲切后最外围地线到基板边缘的距离进行检测,传统检测冲切后最外围地线到基板边缘的距离耗时过长,效率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针对传统检测冲切后最外围地线到基板边缘的距离耗时过长,效率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包括触控区和位于所述触控区外周的边框区;
接地线,设于所述边框区并位于所述触控区的外周;以及
导电检测线,设于所述边框区并位于所述接地线的外周,且与所述接地线间隔设置,所述导电检测线具有用于接收检测信号的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
上述触控面板,导电检测线位于接地线的外周并与接地线间隔设置,导电检测线与接地线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设计为大于等于接地线到基板边缘的最小安全距离,当为了获得更窄边框的触控面板而对触控面板进行冲切作业后,可通过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接入检测信号,以检测冲切后的触控面板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若冲切量过大致使导电检测线被切断,则可通过导电检测线检测出,例如导电检测线的电阻无穷大,通过导电检测线的电流几乎为零,这说明冲切作业后造成的冲切偏位使得接地线到基板边缘的距离小于了最小安全距离。不需要增加新的检测工序和人力,达到快速有效检测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检测线与所述基板的边缘间隔设置。如此,导电检测线与基板边缘的间隔距离预留了冲切加工余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检测线的外周缘与所述基板的边缘平齐。如此,触控面板经过冲切作业后恰使得导电检测线的外周缘与基板的边缘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检测线与所述基板的边缘间隔设置,所述导电检测线与所述基板的边缘之间的距离≥0.1mm。如此,满足刀模的冲切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检测线与所述接地线之间的距离≥0.1mm。如此,满足刀模的冲切精度,且导电检测线满足最小安全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检测线为通过黄光工艺形成的金属导电线或者透明导电线。如此,导电检测线可与接地线同步形成,具有较佳检测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