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定向耦合式电光调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9875.3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0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川佩;梁志勋;朱爱军;胡聪;杜社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25 | 分类号: | G02F1/025 |
代理公司: | 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34 | 代理人: | 张学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表面 等离子 定向 耦合 电光 调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定向耦合式电光调制器,所述基于表面等离子定向耦合式电光调制器包括二氧化硅基底、第一硅波导、第二硅波导、激活块和Au电极,所述第一硅波导与所述二氧化硅基底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二氧化硅基底上表面,所述第二硅波导与所述二氧化硅基底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硅波导一侧,所述激活块与所述第二硅波导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硅波导一侧,所述Au电极与所述激活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激活块之中,且位于靠近所述第二硅波导一侧,其中,所述第二硅波导为L型硅波导,适用于ORNoC拓扑结构的片上光网络,并且提高调制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调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定向耦合式电光调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单芯片上集成内核的数量逐渐增加,NoC(NETWORK-on-CHIP)成为下一代多核和众核处理器片上互连的关键技术,内核之间借鉴了宏观网络互连方式进行相互交换数据,有效地提高了总通信容量,有效解决了总线结构的延迟和时钟同步问题,然而片上电互连仍然存在功耗大、带宽有限、电磁干扰严重、通信延迟和相互串扰的问题。因此,随着片上硅基光电子技术的提高,片上能够集成更多的光电子器件,光片上网络的提出,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光片上网络拓扑结构,如mesh、Torus、Octagon和它们的3D拓扑结构,这些结构在在成千上百的内核处理器上十分有优势,然而在一些通信需求数据量较大且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场合,在路由预约和转发情况下,这种拓扑结构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近年来SPPs器件吸引的大量学者们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利用ITO激活材料设计了一些SPPs电光调制器,例如一种基于定向耦合技术的等离子超快电光调制器,调制速率高达1Tbit/S,消光比ER为9.14dB,插入损耗IL低于1dB;一种双槽电光调制器,工作在1550波长时,实现了更低的IL和更高的调制效率分别为0.37dB和14.4dB和利用双ITO激活材料薄膜实现了增强型高速电光调制器,其调制效率为0.5dB/μm,插入损耗IL为2dB。上述电光调制器在实验结果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参数,但是,遗憾的是,上述所设计的电光调制结构都为直通式电光调制器,没有考虑在类似于ORNoC拓扑结构的光片上网络应用的情况,该类电光调制器在ORNoC拓扑结构的光片上网络中无法得到很好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定向耦合式电光调制器,适用于ORNoC拓扑结构的片上光网络,并且提高调制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定向耦合式电光调制器,所述基于表面等离子定向耦合式电光调制器包括二氧化硅基底、第一硅波导、第二硅波导、激活块和Au电极,所述第一硅波导与所述二氧化硅基底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二氧化硅基底上表面,所述第二硅波导与所述二氧化硅基底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硅波导一侧,所述激活块与所述第二硅波导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硅波导一侧,所述Au电极与所述激活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激活块之中,且位于靠近所述第二硅波导一侧,其中,所述第二硅波导为L型硅波导。
其中,所述激活块包括第三HfO2层、第二Au层、第二HfO2层、第一ITO层、第一HfO2层和第一Au层,所述第三HfO2层与所述Au电极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Au电极外侧,所述第二Au层与所述第三HfO2层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第二硅波导一侧,所述第二HfO2层与所述第二Au层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第三HfO2层一侧,所述第一ITO层与所述第二HfO2层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第二Au层一侧,所述第一HfO2层与所述第一ITO层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第二HfO2层一侧,所述第一Au层与所述第一HfO2层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第一ITO层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9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