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观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9819.X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9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慧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19/20;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孙文彬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辅助 医学影像 观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观测系统,涉及医学影像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板,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有X射线机,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内顶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周侧面传动连接有转盘,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计算机与通信模块,X射线机输出端通过电线与驱动装置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对极几何算法建立初始数据模型,可以将两份二维重叠影像转变成立体图像,使得图像内部组织结构更易辨别,便于主治医生进行诊断,通过三维图像失真校正算法对建立的三维图像进行优化,避免图像引起失真,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和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影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观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学领域中,CT和MRI会产生重叠的二维医学影像。由于二维重叠影像组织结构互相重叠,部分结构不易辨别,不能看清深层次的病变,容易导致主治医师漏诊。基于二维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可在计算机上直观地表现为三维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因此从二维向三维的转变是当下医学影像观测的必然趋势。
目前临床的二维重叠影像不能全面的显示患者体内细节,无法满足医疗需求,并且多次进行X光射线扫描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进行三维重建时需要尽可能的减少二维图像的数量,因此研发一种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观测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观测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观测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有X射线机,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顶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周侧面传动连接有转盘,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
包括计算机与通信模块,所述X射线机输出端通过电线与驱动装置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X射线机输出端通过电线与数据采集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端通过通信模块与计算机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X射线机采集患者的二维重叠影像,同时所述X射线机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转盘旋转,所述旋转角度小于九十度,待转盘停止后所述X射线机再次采集患者的二维重叠影像。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将输出轴角度信息传输至数据采集模块中,所述X射线机将两次采集的二维重叠影像均传输至数据采集模块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计算机中。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齿轮与转盘的齿轮比为三比一,所述转盘底面轴心处与底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通过对极几何算法建立初级模型,所述计算机通过三维图像失真校正算法优化三维图像细节。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图像失真校正算法中第一二维重叠影像和第二二维重叠影像的初始本征(K0)和投影矩阵(分别为P1和P2)为:
R0=Rx(ang)
P1=K0[I|0]
P2=K0[R0|t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慧,未经王晓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98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