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熟料煅烧冷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8110.8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东;李慧;朱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市龙盛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44 | 分类号: | C04B7/44;C04B7/47;F27D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李顺 |
地址: | 239499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熟料 煅烧 冷却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泥熟料煅烧冷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块状生料放入煅烧炉中进行煅烧;s2,在s1步骤煅烧过程中,利用超声波对煅烧炉中的块状生料进行击碎;s3,在s2步骤的基础上,将块状生料放在煅烧平台上,煅烧平台的下方通过弹簧弹性安装在煅烧炉内;s4,在s3步骤的基础上,超声波由煅烧平台的正上方发出;s5,生料煅烧成熟料后,将熟料送入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本工艺可以缩短水泥熟料的加工时间,省去了生料煅烧前粉碎的步骤,通过煅烧配合超声波振动,具有较好的粉碎和煅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泥熟料煅烧冷却工艺。
背景技术
水泥熟料以石灰石和粘土、铁质原料为主要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制成生料,烧至部分或全部熔融,并经冷却而获得的半成品。在水泥工业中,最常用的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化学成分为氧化钙、二氧化硅和少量的氧化铝和氧化铁。主要矿物组成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
现有水泥熟料煅烧前需要将原料加工成一定粒度的颗粒,然后再进行煅烧,过程较为繁琐,并且在煅烧后的冷却过程中,冷却效果也不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泥熟料煅烧冷却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泥熟料煅烧冷却工艺,以缩短水泥熟料的生产加工周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泥熟料煅烧冷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块状生料放入煅烧炉中进行煅烧;
s2,在s1步骤煅烧过程中,利用超声波对煅烧炉中的块状生料进行击碎;
s3,在s2步骤的基础上,将块状生料放在煅烧平台上,煅烧平台的下方通过弹簧弹性安装在煅烧炉内;
s4,在s3步骤的基础上,超声波由煅烧平台的正上方发出;
s5,生料煅烧成熟料后,将熟料送入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主壳体、下料壳、输送机构、回收机构、冷却机构以及排料机构;其中所述主壳体顶部左侧表面固定连通有下料壳,且主壳体右侧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转轴、滚筒、传送带以及连接板,且转轴转动连接在主壳体内腔相对侧表面;所述转轴数目为两个,且转轴表面均套接有滚筒;两个所述滚筒之间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且传送带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回收机构包括下料管、收集壳、挡板、安装板以及第一固定螺栓,且下料管固定连接在主壳体底部内腔内壁表面;所述下料管末端与固定在主壳体底部的收集壳顶侧固定连通,且收集壳底端贴合有挡板;所述收集壳底端相对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冷却结构包括进风壳、抽风机、注气管以及第一过滤网,且进风壳底侧与主壳体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壳顶侧表面开设有进风孔,且进风孔顶端表面贴合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进风壳底端通过注气管与主壳体内腔连通;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排料壳、卡块、顶板以及导料板,且排料壳一端固定连通在出料口内;所述排料壳顶侧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至排料壳内的卡块,且卡块顶部固定连接有贴合在排料壳顶部的顶板;所述排料壳末端设有放置在支撑腿一侧的储料壳,且排料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料板。
优选的,所述主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所述支撑腿位于主壳体底部四个拐角位置处,所述下料壳底部左侧设有固定连接在主壳体左侧内壁表面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右侧底部与传送带表面的连接板滑动连接,且下料板与传送带顶侧表面之间的夹角为三十度。
优选的,所述下料壳底端右侧设有与主壳体顶部内壁固定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与隔板底侧的连接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且隔板相对两侧与主壳体接触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转轴之间平行放置,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一端与固定在主壳体侧表面的电动机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市龙盛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明光市龙盛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8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