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急自动救援电梯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7374.1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3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邹慧;黄一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慧;黄一婷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18;B66B17/12;B66B7/08;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李梦福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急 自动 救援 电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紧急自动救援电梯及其控制方法。该紧急自动救援电梯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升降装置、轿厢、控制装置、应急电源和电梯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与升降装置电连接,升降装置带动轿厢升降,电梯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应急电源与控制装置、升降装置、电梯检测装置电连接,升降装置包括对重、曳引机、轿厢反绳轮和钢丝绳,控制装置包括自救援控制器DCS,曳引机上安装制动抱闸装置,制动抱闸装置与自救援控制器DCS连接,电梯的控制方法为当电梯发生故障时,自救援控制器DCS对缓降器、对重以及制动抱闸装置的控制,实现轿厢平稳停住。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电梯中易发生故障而导致对被困人员造成身体不适、短时间无法脱困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机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紧急自动救援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高楼大厦很多,无论是写字楼还是住宅楼,几乎都安装了电梯。虽然现在电梯安全性有所提高,但依然避免不了发生电梯故障,导致人员被困电梯中或出现安全事故。电梯由于故障而停止在井道内的非平层的位置时,电梯被困在井道中时间过长给乘客带来的间接伤害;特别是别墅电梯,还有旧楼加装电梯,乘客多为老年人,非常危险。
目前市场上的有机房电梯问题、无机房电梯的问题、别墅电梯的问题、甚至无机房开门入户类型的电梯,在发生电梯故障时,被困在电梯轿厢封闭的环境中的人员,可能由于惊吓或时间过长,出现头晕,恶心,烦躁;孕妇出现不适;老人因急停的惊吓而带来的心脏问题,身体骨折等等;甚至导致一些性急的被困人员采取更为过激的行为,比如砸门。
针对由于永磁同步曳引机(永磁同步主机)的电梯和异步曳引机的电梯,在发生故障而导致对被困人员造成身体不适、短时间无法脱困的技术问题,目前行业内尚未有有效的且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无论何种曳引机的电梯紧急自动救援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由于电梯运行时,易发生故障而导致对被困人员造成身体不适、短时间无法脱困的技术问题。该方法的核心技术是采用了在曳引机上的曳引轮加装擒纵机构用于控制轿厢的上升或下降速度的方法和当轿厢总重量与对重总重量相等时,抛掉副对重或释放流体的方法称为抛物法,采用抛物法来打破电梯系统的两侧平衡时,继续救援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紧急自动救援电梯。该紧急自动救援电梯包括升降装置、轿厢、控制装置、应急电源和电梯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与升降装置电连接,升降装置带动轿厢升降,电梯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应急电源与控制装置、升降装置、电梯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对重、曳引机、轿厢反绳轮和钢丝绳,钢丝绳一端与对重连接,曳引机固定在电梯机房内或是电梯井顶部,轿厢反绳轮固定在轿厢顶部,钢丝绳依次穿过轿厢反绳轮和曳引机,曳引机通过钢丝绳带动轿厢上下运动;曳引机下方安装缓降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自救援控制器DCS,缓降器、曳引机均与自救援控制器DCS电连接,曳引机上安装制动抱闸装置,制动抱闸装置与自救援控制器DCS连接。缓降器能够有效起到缓降、慢降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缓降器齿轮与曳引机齿轮啮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直齿啮合、斜齿啮合。最优的应当曳引机轮沿齿轮和缓降器齿轮都是斜齿啮合,因为在控制齿轮啮合和脱离时,斜齿相对会更顺畅。
优选地,所述缓降器为擒纵机构,擒纵机构上固定安装齿轮啮合确认传感器和离合电磁铁,齿轮啮合确认传感器、离合电磁铁均与自救援控制器DCS电连接。当曳引轮上齿轮与缓降器(即擒纵机构)的齿轮受自救援控制器DCS输出控制啮合时,齿轮啮合确认传感器有啮合信号时,说明啮合好了,则将导通信号传输(反馈)给自救援控制器DCS的时候,说明缓降器启动,缓降器正式发挥缓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慧;黄一婷,未经邹慧;黄一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