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冷陶瓷隔热电弧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5665.7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2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隆永胜;袁竭;杨斌;赵顺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周娇娇 |
地址: | 621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冷 陶瓷 隔热 电弧 加热器 | ||
1.一种气冷陶瓷隔热电弧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负极(2)、正极(3)、电弧(4)、第一进气系统(5)、第二进气系统(6)和瓷套管(7),负极(2)架设在外壳(1)一端,正极(3)架设在外壳(1)另一端,电弧(4)两端分别架设在负极(2)和正极(3)无氧铜内壳上,若干个瓷套管(7)插接在外壳(1)内,相邻瓷套管(7)之间内径不同,第一进气系统(5)和第二进气系统(6)间隔架设在瓷套管(7)相接处的外壳(1)上,其中第一进气系统(5)包括第一进气管(51)和第一进气环(52),第二进气系统(6)包括第二进气管(61)和第二进气环(62),若干个第一进气管(51)呈环状固连在内径最小的瓷套管(7)与负极(2)相接处的外壳(1)上,第一进气环(52)上呈环状开设有若干个倾斜的气孔(53),第一进气管(51)通过气孔(53)与瓷套管(7)内相通;若干个第二进气管(61)呈环状固连在内径最小的瓷套管(7)与相邻瓷套管(7)相接处的外壳(1)上,第二进气环(62)上呈环状开设有若干个倾斜的流孔(63),第二进气管(61)通过流孔(63)与瓷套管(7)内相通;气孔(53)轴线分布在竖直面内,气孔(53)轴线与瓷套管(7)轴心和气孔(53)端头连线的夹角为60°;流孔(63)轴线水平且不与瓷套管(7)轴线平行,流孔(63)轴线与瓷套管(7)轴线夹角为60°;第一进气管(51)内气体流量为100g/s,第二进气管(61)内气体流量为50g/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冷陶瓷隔热电弧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个瓷套管(7)沿气流方向内径逐步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冷陶瓷隔热电弧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内径大的瓷套管(7)端头处套接内径小的瓷套管(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冷陶瓷隔热电弧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外壳(1)包括第一套壳(11)和第二套壳(12),负极(2)架设在第一套壳(11)上,正极(3)架设在第二套壳(12)上,第一套壳(11)固连在第二套壳(12)一端,第一套壳(11)与第二套壳(12)相接端固连有绝缘件(8),绝缘件(8)覆盖第一套壳(11)与第二套壳(12)相接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冷陶瓷隔热电弧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负极(2)包括负极线圈(21)和负电极(22),负电极(22)固连在第一套壳(11)内壁上,负极线圈(21)固连在第一套壳(11)外壁上,负电极(22)与负极线圈(21)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正极(3)包括正极线圈(31)和正电极(32),正电极(32)固连在第二套壳(12)内壁上,正极线圈(31)固连在第二套壳(12)外壁上,正电极(21)与正极线圈(31)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冷陶瓷隔热电弧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负电极(22)与第一套壳(11)之间设有空腔,正电极(32)与第二套壳(12)之间也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流有冷却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56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