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铰转体桥梁的反拉称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5313.1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瑞;陈永宏;姜薪;孙军;刘文;吴锋;成都;杨佳玉;于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1/08;G01G19/00;G01G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高芳;李丹 |
地址: | 10014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体 桥梁 称重 方法 | ||
1.一种球铰转体桥梁的反拉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反拉称重装置对转体结构(1)进行称重;所述反拉称重装置设置在转体结构(1)与承台(2)之间,包括有上转盘(3)、球铰(4)、钢绞线(5)、穿心千斤顶(6)、压力传感器(7)、百分表(8);所述上转盘(3)托接在转体结构(1)的底部;所述球铰(4)安装在承台(2)与上转盘(3)之间,包括有上球铰单元(4.1)和下球铰单元(4.2);所述上球铰单元(4.1)安装在上转盘(3)的底部;所述下球铰单元(4.2)安装在承台(2)的顶部;所述承台(2)的顶部、位于下球铰单元(4.2)的外侧设有一圈滑道(11);所述上转盘(3)的底部、沿环向间隔设置有竖向的限位撑(12);所述限位撑(12)与滑道(11)对应设置,并且限位撑(12)的底部与滑道(11)之间留有间距;所述钢绞线(5)对称布置在球铰(4)的左右两侧,且每侧的钢绞线(5)由下而上逐渐向外倾斜设置;所述钢绞线(5)拉设在上转盘(3)与承台(2)之间,所述钢绞线(5)的下端锚固在承台(2)中,钢绞线(5)的上端穿过上转盘(3);在上转盘(3)中、对应钢绞线(5)穿过的位置处设置有套管(9);在上转盘(3)的顶部、对应钢绞线(5)穿出的位置处垫设有混凝土垫块(1O);所述穿心千斤顶(6)设置在混凝土垫块(1O)的顶部,并且穿心千斤顶(6)的顶升端垂直压设在混凝土垫块(1O)的斜面上;所述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穿心千斤顶(6)与混凝土垫块(1O)之间;所述钢绞线(5)的上端依次穿过混凝土垫块(1O)、压力传感器(7)和穿心千斤顶(6),且锚固在穿心千斤顶(6)上;所述百分表(8)设置在上转盘(3)的左右两端,以测量上转盘(3)的左右两端与承台(2)之间的竖向距离;所述反拉称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转体结构(1)与承台(2)之间施工反拉称重装置;
步骤二,确定球铰(4)的球心(O),球铰(4)的球心(O)与转体结构(1)的重心之间存在间距;
步骤三,当MG<<MZ时,即上球铰单元(4.1)与下球铰单元(4.2)之间的摩阻力矩大于等于转体结构(1)的重力相对于球铰(4)产生的不平衡力矩时,顶升球铰(4)一侧的穿心千斤顶(6),对上转盘(3)的对应一侧施加顶力F1,当顶力F1逐渐增加到使百分表(8)出现3mm~5mm的读数变化时,停止顶升;
步骤四,测出球心(O)与顶力F1之间的力臂L1,从而得出等式F1·L1=MG+MZ;MG为转体结构(1)的重力相对于球铰(4)产生的不平衡力矩;MZ为球铰(4)转动时,上球铰单元(4.1)与下球铰单元(4.2)之间的摩阻力矩;
步骤五,顶升球铰(4)另一侧的穿心千斤顶(6),对上转盘(3)的对应一侧施加顶力F2,当顶力F2逐渐增加到使到使百分表(8)出现3mm~5mm的读数变化时,停止顶升;
步骤六,测出球心(O)与顶力F2之间的力臂L2,从而得出等式F2·L2+MG=MZ;
步骤七,根据步骤四和步骤六中的等式,
从而得出转体结构(1)的不平衡力矩:
球铰(4)的最大静摩擦力矩:
步骤八,根据步骤七中的球铰(4)的最大静摩擦力矩MZ,计算得出球铰(4)的摩擦系数,从而计算转体结构(1)竖向转动所需的牵引力;同时,根据步骤七中的转体结构(1)的不平衡力矩MG对桥面进行配重,直至配重产生的力矩PL与MG平衡抵消;P为配重的重量,L为配重位置到球铰(4)中心的水平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铰转体桥梁的反拉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块(1O)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混凝土垫块(1O)与上转盘(3)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铰转体桥梁的反拉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心千斤顶(6)与钢绞线(5)同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53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