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深色液体的水位报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41128.5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7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包元锋;张亮;董梅;胡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3/292 | 分类号: | G01F23/29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深色 液体 水位 报警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深色液体的水位报警系统。一种利用深色液体的水位报警系统,包括:主体支架、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无线数据发射装置、数据接收处理终端、报警模块、测量装置;所述主体支架设置在河面的上方;所述主体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无线数据发射装置、数据接收处理终端以及报警模块,其中无线数据发射装置、数据接收处理终端、报警模块以及测量模块均由蓄电池供电,且数据接收处理终端与报警模块相连,测量装置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在主体支架的下方。本发明解决水位超过警戒线时不能及时给出警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深色液体的水位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水位监测是水利工程监测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水位监测工作主要对水坝等水利工程所拦截的水体的水深进行监测,目前水位监测大多采取设置标杆或者在坝体斜壁上标注水位警戒线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做到及时的水位监测报警,当水位超过警戒线时不能及时给出警报,可能出现误报,造成防洪措施不能有效开展。
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通过深色液体与河水密度的区别体测量水位。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利用深色液体的水位报警系统,包括:主体支架、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无线数据发射装置、数据接收处理终端、报警模块、测量装置。
所述主体支架设置在河面的上方。
所述主体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无线数据发射装置、数据接收处理终端以及报警模块,其中无线数据发射装置、数据接收处理终端、报警模块以及测量模块均由蓄电池供电,且数据接收处理终端与报警模块相连,测量装置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在主体支架的下方。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外壳体、渗透膜结构、深色液体、密度传感器、挡光板、发光器、镜面、光线传感器、指示灯。
所述外壳体固定设置在固定杆上,外壳体底部为网状,水流可透过底部进入外壳体内部,外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渗透膜结构,渗透膜结构靠近外壳体内壁设置,渗透膜结构内部装有不溶于水的深色液体,该深色液体无法穿过渗透膜结构,密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渗透膜结构内;密度传感器通过无线数据发射装置将数据实时传送至数据接收处理终端。
所述挡光板固定设置在渗透膜结构内靠近上方的位置,挡光板底部固定设置发光器,镜面倾斜固定设置在渗透膜结构内,且镜面设置在挡光板的下方,发光器射出的光线对准镜面,光线传感器设置在渗透膜结构内,且光线传感器设置在挡光板一端的缺口上方,发光器射出的光线经过镜面反射,反射光线穿过缺口恰好照射到光线传感器上,光线传感器通过无线数据发射装置将信号实时传送至数据接收处理终端,指示灯固定设置在主体支架上,指示灯与数据接收处理终端信号相连,通过数据接收处理终端反馈的信号控制指示灯的亮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测量装置的设置,较简单测量出水位的大致高度,深色液体浮在水面上,通过密度传感器检测出穿过其附近的液体的密度变化,进而得出水位上升的大致高度和水位上升的速度,同时,采用等级报警的方式,使得报警更加准确,使得对水位的监测以及人员安排调度更加合理有序,进而可以有效采取防洪手段进行治理,同时,镜面反射的设置,光线传感器将感光信号反馈给指示灯,通过指示灯的亮灭进一步使得报警更加直观;
2.本发明的测量装置的渗透膜结构的设置,使得深色液体无法穿过渗透膜结构,仅水流可穿过渗透膜结构,当水位下降时,深色液体从渗透膜结构内自上向下移动至密度传感器下方,通过密度传感器检测到相应数据变化,警报解除,这里渗透膜结构的设置使得装置里的深色液体可以重复使用,进而有限实现测量装置的循环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11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