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机交互的心理干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38046.5 | 申请日: | 2020-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20/70 | 分类号: | G16H20/70;G16H50/50;G16H8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卜荣丽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机交互 心理 干预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心理干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被测人员的交互数据;其中,交互数据包括:被测人员行为数据、生理数据;基于交互数据和心理模型分析交互数据,得到被测人员的心理数据;根据被测人员行为数据和心理咨询技术评估原理对生理数据或心理数据进行结构化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本发明通过获取被测人员的交互数据,并与心理模型分析获取心理数据,根据被测人员行为数据和心理咨询技术评估原理对生理数据或心理数据进行结构化分析,进而确定分析结果对应的心理干预方案,结合了人机智能与心理学原理与心理咨询技术,为民众提供了科学、标准、系统、便利的心理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里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心理干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中称,当前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纽约时报》也曾撰文指出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在中国逐渐成为热门话题,线上心理咨询或线下面对面的服务越来越受欢迎。而当前中国心理咨询行业还未形成标准、系统、专业的咨询服务体系。百姓对心理学、心理咨询的接受度较低,大多数仍然停留在认为心理咨询是“精神疾病”的认知中,在遇到生活矛盾、教养困扰、亲密关系、个人成长等问题不知如何科学面对,提前预防,进行心态建设,想求助时也缺乏合格专业的平台与心理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同时,线下心理咨询面临着合格从业人员少、群众需求众多,导致供需不平衡,心理知识普及不足,行业标准混乱,心理服务不专业、不便利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合格专业的平台与心理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同时,线下心理咨询面临着合格从业人员少、群众需求众多,导致供需不平衡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心理干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心理干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被测人员的交互数据;其中,交互数据包括:被测人员行为数据、生理数据;
基于交互数据和心理模型分析交互数据,得到被测人员的心理数据;
根据被测人员行为数据和心理咨询技术评估原理对生理数据或心理数据进行结构化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
进一步地,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包括:
将分析结果与预设的各心理干预方案进行匹配;
若分析结果满足人机交互会谈干预方案的预设条件,则对被测人员进行人机交互会谈干预方案的心理干预。
进一步地,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包括:
将分析结果与预设的各心理干预方案进行匹配;
若分析结果满足真人线下心理咨询服务的预设条件,则选择线下老师对被测人员进行线下心理咨询服务的心理干预。
进一步地,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包括:
将分析结果与预设的各心理干预方案进行匹配;
若分析结果满足心理教育服务的预设条件,则选择课程、文章、视频对被测人员进行心理教育服务的心理干预。
进一步地,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包括:
将分析结果与预设的各心理干预方案进行匹配;
若分析结果满足心理训练服务的预设条件,则选择任一项心理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训练方案对被测人员进行心理训练服务的心理干预。
进一步地,心理模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8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