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度一次性笋壳餐具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35462.X 申请日: 2020-03-02
公开(公告)号: CN111319311A 公开(公告)日: 2020-06-23
发明(设计)人: 刘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 刘国平
主分类号: B32B1/02 分类号: B32B1/02;B32B9/02;B32B9/04;B32B9/00;B32B33/00;B32B37/12;B32B37/06;B32B37/10;A47G19/00;A47G21/00;A47G23/00;C09J103/02;C09J197/02
代理公司: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代理人: 吴伟文;李彦孚
地址: 237200 安徽省六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密度 一次性 餐具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密度一次性笋壳餐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新鲜的笋壳收集后去污,放入改性液中浸泡处理20‑30min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处理;(2)将清水浸泡后的笋壳取出后,自然晾干,加入烘箱中烘干至含水率为7‑8%;(3)将竹笋壳纤维粉、淀粉、马来酸酐在75‑80℃的高速搅拌下反应120‑150min,然后干燥处理,再向其中加入甘油,高速搅拌混匀后,制得加强剂;(4)将两张烘干后面积相差不多的笋壳采用加强剂粘结在一起,摊平,晾干处理,然后加入至模具中高温热压成型后,制得一次性笋壳餐具。本发明制得的笋壳餐具,密度较高,力学性能优异,并且无需进行上漆等防腐工艺,使用安全环保,易于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废物开发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一次性笋壳餐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提及笋壳,人们并不陌生,笋壳又名竹衣,又称竹箨,是竹笋长成竹子后脱落下来或竹笋经加工后的副产品。竹子是一种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的森林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无论是竹子的种类、面积、蓄积量及竹材、竹笋的产量都雄居世界首位,竹子种类已知有39属500余种,竹林总面积约720万hm2,其中毛竹占40%以上。竹林资源集中分布于四川、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以及西部地区的广西、贵州、重庆、云南等省、市、自治区的山区,其中以福建、浙江、江西、湖南4省最多,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60.7%。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许多人都把笋,特别是冬笋归类为山珍,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正因为如此,笋尖上的嫩衣也被很多人吃掉了。竹笋加工后剩下大量的鲜嫩笋壳,是个尚未开发的重要资源。据调查一株毛竹可收竹笋壳2~2.5kg,按竹林年产新竹450株/hm2,每年全国可收笋壳约1 764~2 205万t。每年一到春笋上市时,街头巷尾、村道路边随处可见被遗弃的笋壳、笋头。这些废弃物,除了一部分被集中运往垃圾场填埋外,其余有的被堆放到田间、河边,有的顺水漂流,时间长了发出恶臭,污染环境。因此,开发笋壳资源不仅有利于提升笋壳的附加值,变废为宝,增加人民收入,而且在保护环境方面有重要意义。

据悉,日本、美国、欧洲在竹材提竹汁制药、制酒,笋肉提汁制药、制饮料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笋壳利用的专利未见报道。国内对竹笋壳食品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主要用于雨帽、鞋垫、包装编织物等上,或做成竹壳丝,用于沙发的原料,编制成草鞋等。现有中国专利CN200410022866.9、CN95112574.5均记载了使用笋壳制备一次性餐具的方法,但是此两种方法工艺较为落后,且制得的一次性餐具的需要经过后续的上蜡、上漆处理,操作工艺复杂且不安全环保,另一方面,制得的一次性餐具密度低,力学性能较差,品质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密度一次性笋壳餐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密度一次性笋壳餐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新鲜的笋壳收集后去污,放入改性液中浸泡处理20-30min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处理50-60min,其中改性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甲基丙烯磺酸钠13-19份、硫酸氢铵1-4份、异柠檬酸三钠盐2-5份、五硼酸铵4-10份、聚尿苷酸钾盐6-12份、水380-440份;

(2)将清水浸泡后的笋壳取出后,自然晾干5-7天后,加入烘箱中烘干至含水率为7-8%,烘干的温度为55-60℃;

(3)按重量份计,将35-40份竹笋壳纤维粉、80-100份淀粉、3-6份马来酸酐在75-80℃的高速搅拌下反应120-150min,然后干燥处理,再向其中加入40-50份甘油,高速搅拌混匀后,制得加强剂;

(4)将两张烘干后面积相差不多的笋壳采用加强剂粘结在一起,摊平,晾干处理,然后加入至模具中高温热压成型后,制得一次性笋壳餐具。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每千克新鲜的笋壳加入0.6-0.8kg的改性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平,未经刘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54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