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度一次性笋壳餐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5462.X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9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平 |
主分类号: | B32B1/02 | 分类号: | B32B1/02;B32B9/02;B32B9/04;B32B9/00;B32B33/00;B32B37/12;B32B37/06;B32B37/10;A47G19/00;A47G21/00;A47G23/00;C09J103/02;C09J19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李彦孚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六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一次性 餐具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密度一次性笋壳餐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新鲜的笋壳收集后去污,放入改性液中浸泡处理20‑30min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处理;(2)将清水浸泡后的笋壳取出后,自然晾干,加入烘箱中烘干至含水率为7‑8%;(3)将竹笋壳纤维粉、淀粉、马来酸酐在75‑80℃的高速搅拌下反应120‑150min,然后干燥处理,再向其中加入甘油,高速搅拌混匀后,制得加强剂;(4)将两张烘干后面积相差不多的笋壳采用加强剂粘结在一起,摊平,晾干处理,然后加入至模具中高温热压成型后,制得一次性笋壳餐具。本发明制得的笋壳餐具,密度较高,力学性能优异,并且无需进行上漆等防腐工艺,使用安全环保,易于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废物开发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一次性笋壳餐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提及笋壳,人们并不陌生,笋壳又名竹衣,又称竹箨,是竹笋长成竹子后脱落下来或竹笋经加工后的副产品。竹子是一种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的森林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无论是竹子的种类、面积、蓄积量及竹材、竹笋的产量都雄居世界首位,竹子种类已知有39属500余种,竹林总面积约720万hm2,其中毛竹占40%以上。竹林资源集中分布于四川、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以及西部地区的广西、贵州、重庆、云南等省、市、自治区的山区,其中以福建、浙江、江西、湖南4省最多,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60.7%。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许多人都把笋,特别是冬笋归类为山珍,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正因为如此,笋尖上的嫩衣也被很多人吃掉了。竹笋加工后剩下大量的鲜嫩笋壳,是个尚未开发的重要资源。据调查一株毛竹可收竹笋壳2~2.5kg,按竹林年产新竹450株/hm2,每年全国可收笋壳约1 764~2 205万t。每年一到春笋上市时,街头巷尾、村道路边随处可见被遗弃的笋壳、笋头。这些废弃物,除了一部分被集中运往垃圾场填埋外,其余有的被堆放到田间、河边,有的顺水漂流,时间长了发出恶臭,污染环境。因此,开发笋壳资源不仅有利于提升笋壳的附加值,变废为宝,增加人民收入,而且在保护环境方面有重要意义。
据悉,日本、美国、欧洲在竹材提竹汁制药、制酒,笋肉提汁制药、制饮料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笋壳利用的专利未见报道。国内对竹笋壳食品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主要用于雨帽、鞋垫、包装编织物等上,或做成竹壳丝,用于沙发的原料,编制成草鞋等。现有中国专利CN200410022866.9、CN95112574.5均记载了使用笋壳制备一次性餐具的方法,但是此两种方法工艺较为落后,且制得的一次性餐具的需要经过后续的上蜡、上漆处理,操作工艺复杂且不安全环保,另一方面,制得的一次性餐具密度低,力学性能较差,品质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密度一次性笋壳餐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密度一次性笋壳餐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新鲜的笋壳收集后去污,放入改性液中浸泡处理20-30min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处理50-60min,其中改性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甲基丙烯磺酸钠13-19份、硫酸氢铵1-4份、异柠檬酸三钠盐2-5份、五硼酸铵4-10份、聚尿苷酸钾盐6-12份、水380-440份;
(2)将清水浸泡后的笋壳取出后,自然晾干5-7天后,加入烘箱中烘干至含水率为7-8%,烘干的温度为55-60℃;
(3)按重量份计,将35-40份竹笋壳纤维粉、80-100份淀粉、3-6份马来酸酐在75-80℃的高速搅拌下反应120-150min,然后干燥处理,再向其中加入40-50份甘油,高速搅拌混匀后,制得加强剂;
(4)将两张烘干后面积相差不多的笋壳采用加强剂粘结在一起,摊平,晾干处理,然后加入至模具中高温热压成型后,制得一次性笋壳餐具。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每千克新鲜的笋壳加入0.6-0.8kg的改性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平,未经刘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54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立体效果皮革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轴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