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3285.1 | 申请日: | 202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胡虹;宋春艳;邵秀芳;汪思成;章铃;胡在进;邵绩飞;程扶旗;王红宇;李纯;胡永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6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高雁 |
地址: | 2453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菌种 生产 质量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培养装置包括保温壳;保温壳一侧面开设用于供热的一号通孔,保温壳体由玻璃棉材料制成,保温壳内设有培养单元和滴灌单元;培养单元包括承载台、一号圆盘和电机;滴灌单元包括储液槽、扭簧和二号杆;储液槽内装有培养基质液,通过培养单元和滴灌单元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承载台上猴菇菌的培养;通过一号圆盘的上均匀设置的碰撞杆与二号杆上设置的碰撞块间接性的发生碰撞,使得储液槽内培养基质液对猴菇菌进行多次且少量的滴定,保持猴菇菌生产环境一直处于湿润的状态,避免培养基质液一次性投入时,造成培养基质液的过多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猴菇菌作为食用菌的其中一种,猴菇菌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治疗神经衰弱。经过深层发酵的培养物经分离提取所得,主要成分为多糖、氨基酸等,是猴菇菌片、复方胃宁片等制剂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猴菇菌的栽培季节,应根据其子实体生长温度以16-20℃为最适宜的特点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一般春秋两季均可栽培,华南地区春季在2-3月开始接种,秋季以9-10月接种栽培为佳。
猴菇菌实体形成后,温度应调节在14-20℃之间,以利其迅速生长,但现有技术种植猴菇菌时,难以把控其生长温度,特别是在冬季,需要给猴菇菌提高温和的环境,温度过高时或者过低导致猴菇菌实体生长缓慢,以及给猴菇菌提供的生长温度温度分布不够均匀,导致猴菇菌生长态势不一;猴菇菌生长环境相对湿度要求在90%左右,湿度过大,会引起子实体早熟,质量差;湿度过低,生长缓慢,易变黄干缩,难以掌握水应“勤喷、少喷”的原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难以把控猴菇菌生长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以及难以掌握水应“勤喷、少喷”的原则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质的制备,将枯烂树枝和树叶打碎成沫,然后投入到高温蒸汽装置中高温消毒,同时对其进行筛选,除去未被打碎成沫的枯枝和树叶,接着将其投入豆芽汁和麦芽汁混合溶液中浸泡1.5-2h;枯烂树枝和树叶打碎成沫后高温消毒,防止枯枝烂叶中的细菌感染猴菇菌的孢子;用豆芽汁和麦芽汁浸泡打碎成沫的枯枝烂叶,给猴菇菌孢子生长环境提供营养物;
S2:培养基质液的制备,按照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糖10份、尿素10份和碳酸钙20份,将三者拌和均匀后,在加热石膏粉10份和过磷酸钙5份,再次搅拌混合,最后加入清水搅拌调制其粘度为1.0000-1.2000CP之间,备用;猴菇菌喜欢酸性,培养料中加碳酸钙和过磷酸钙,使料的pH控制在4-5之间;有益于猴菇菌的生长;
S3:取用块状梧桐木,并在梧桐木上钻出多个空洞,并将梧桐木放置在S2中制备的培养基质液中,待梧桐木吸收培养基质达到饱和状态时,将梧桐木取出,并将猴菇菌的孢子放入空洞内,然后用S1中制得基质填塞入空洞中,最后将梧桐木放入培养装置中生长;梧桐木植物纤维粗壮,木质比较松软,有猴菇菌的孢子的分解和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3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