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丛生香樟树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3182.5 | 申请日: | 202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3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贾德华;王万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蔡昌伟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丛生 香樟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丛生香樟树的培育方法;属植物丛生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苗场准备、选苗、苗木栽培前处理、苗木拼栽、第一阶段培育、第二阶段培育的工序,前期在设施温室或大棚中进行,后期在室外苗场培育。可以快速、批量生产树干规格一致、树干基部相连、树形完全可控的高大丛生香樟树,解决了大树拼栽培育中过程繁琐、风险大、树形难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培育周期短,快则5年可培育一批树形可控的丛生香樟树,景观效果显著提高;具有培育操作性强,实施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丛生香樟树的培育方法;属植物丛生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香樟是樟目、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香樟树形雄伟壮观,四季常绿,树冠开展,枝叶繁茂,浓荫覆地,枝叶秀丽而有香气,是作为行道树、庭荫树、风景林、防风林和隔音林带的优良树种。香樟萌芽力强,长势快,水肥充足平均一年可长3-4cm粗。
丛生香樟树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和观赏效果,丛生香樟树亦称多杆香樟,通常由3-5根杆组合成一个整体结构;丛生香樟树可以形成即为自然的植物景观,但是自然生长的丛生香樟树数量极少,大多通过人工培育;目前有苗木公司为了快速培育丛生香樟树,多为优选大规格树拼栽,这种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如:
1)、很难形成5杆以上的丛生树;
2)、树形难控;
3)、成本高;
拼栽过程不仅繁琐,技术要求高,同时存有成活风险大的不足,如果其中一棵不成活,即可导致整丛拼栽景观效果差,该丛育苗失败,即使拼栽成活后期养护成本也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批量生产树干规格一致、树干基部相连、树形完全可控的丛生香樟树的培育方法,以解决拼栽培育中过程繁琐,成活风险大,以及树形难控、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丛生香樟树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苗场准备:
准备有两个种植区域的苗场,一个种植区域为内部净空不小于3.5米的温室或塑料大棚;另一个种植区域为室外丛生苗生长区,两个种植区域都要求都有通气性强排水好的肥沃基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要求具备光控、温控和浇水设备;容器栽培营养土可以用田园土、腐熟农家肥、稻壳(或锯末)、过筛煤渣按2:1:1:1配制,配好后搅拌均匀过筛备用;
2)、选苗:
选取直径2-3cm的1-2年生,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香樟树苗3-5棵;
3)、苗木栽培前处理:
将香樟树苗截去主干,留根部上5-10cm长;抖掉根部原土,剪掉长度超过40cm的根须,注意不要伤根;然后在浓度为50-200mg/L的 ABT生根剂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
4)、苗木拼栽:
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将高度60cm直径50cm的圆柱形控根容器按50*50cm的距离排放整齐,然后装入30cm高的营养土,将规格一致的3-5棵苗根部相互交错成团状,上部余留的茎杆尽量靠拢顶部齐平,以容器中心点对称均匀栽植在控根容器中部,覆土盖满根部压实,上部余留的茎杆露出土表;浇透定根水;
5)、第一阶段培育:
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对拼栽的苗木进行第一阶段培育,香樟喜温暖湿润气候,湿度70%以上,温度20-35度能快速生长;每2-3天早晚给香樟苗滴灌浇水,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待苗高50cm左右水肥一体化管理,施肥以氮肥为主,浇水时加腐熟农家肥渗滤液或尿素融化后稀释200倍液进行;薄肥勤施,室内栽培无须补光,夏季加盖遮光率为50%的遮荫网并通风降温,冬季保温可加快培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3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程序控压防飞扬脱气系统的物理吸附仪
- 下一篇:一种塑料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