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丛生香樟树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3182.5 | 申请日: | 202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3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贾德华;王万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蔡昌伟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丛生 香樟 培育 方法 | ||
1.一种丛生香樟树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苗场准备:
准备有两个种植区域的苗场,一个种植区域为内部净空不小于3.5米的温室或塑料大棚;另一个种植区域为室外丛生苗生长区,两个种植区域都要求都有通气性强排水好的肥沃基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要求具备光控、温控和浇水设备;容器栽培营养土用田园土、腐熟农家肥、稻壳、过筛煤渣按2:1:1:1配制,配好后搅拌均匀过筛备用;
2)、选苗:
选取直径2-3cm的1-2年生,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香樟树苗3-5棵;
3)、苗木栽培前处理:
将香樟树苗截去主干,留根部上5-10cm长;抖掉根部原土,剪掉长度超过40cm的根须,注意不要伤根;然后在浓度为50-200mg/L的 ABT生根剂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
4)、苗木拼栽:
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将高度60cm直径50cm的圆柱形控根容器按50*50cm的距离排放整齐,然后装入30cm高的营养土,将规格一致的3-5棵苗根部相互交错成团状,上部余留的茎杆尽量靠拢顶部齐平,以容器中心点对称均匀栽植在控根容器中部,覆土盖满根部压实,上部余留的茎杆露出土表;浇透定根水;
5)、第一阶段培育:
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对拼栽的苗木进行第一阶段培育,香樟喜温暖湿润气候,湿度70%以上,温度20-35度能快速生长;每2-3天早晚给香樟苗滴灌浇水,每次持续1小时,待苗高50cm时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施肥以氮肥为主,浇水时加腐熟农家肥渗滤液或尿素融化后稀释200倍液进行;薄肥勤施,室内栽培无须补光,夏季加盖遮光率为50%的遮荫网并通风降温,冬季保温可加快培育;
丛生苗在温室或大棚内徒长,第一阶段培育过程中,丛生苗会生长很多丛生枝,根据需要选择5-8个长势强壮的进行培育,多余的修剪去掉,当丛生杆高度在2.5-3米时截顶,以促进顶部生发侧枝,并修剪下部侧枝;同时为每个丛生杆搭支架定型,确保丛生干直立,整体树形优美;待到每个丛生杆直径不少于6cm时,即告完成第一阶段培育,培育阶段持续2-3年;
6)、第二阶段培育:
在室外丛生苗生长区6m×6m间距挖直径110cm深90cm的树坑,每坑撒10斤腐熟农家肥做底肥,然后放置备好的高度80cm直径100cm的控根容器,容器内填20cm厚田园土;待第一阶段培育完成后,将丛生苗移栽至室外丛生苗生长区进行第二阶段培育;移栽时,去掉原控根容器栽植在备好的容器中,四周填满田园土压实,控根容器上沿高于地面10cm即可,移栽时间为每年3-4月份进行;第二阶段培育过程中的要对丛生树进行定期修剪,保证树形优美;移栽后每隔3-4个月沿容器周围施氮磷钾含量在30%-5%-5%的复合肥1-1.5kg;浇水根据土壤墒情滴灌,为丛生杆搭支架定型,同时做好防风、冬季防冻、夏季防曝嗮的措施,雨季要防止根部积水;第二阶段培育3-5年后,待单杆胸径不少于10cm,即告完成丛生香樟树培育,可用于景观移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31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程序控压防飞扬脱气系统的物理吸附仪
- 下一篇:一种塑料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