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2383.5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2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刘纪红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机器人 充电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墙体,墙体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转动槽,多个转动槽的内壁设置有转动导向装置,转动导向装置包括有第一轴承,多个第一轴承的外圈分别与多个转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两侧表面均呈斜坡形状。该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设置多个转动槽的内壁设置有转动导向装置,转动导向装置包括有第一轴承,多个第一轴承的外圈分别与多个转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从而具有导向定位,控制智能机器人自动连接充电的效果,避免拿取智能机器人手动插接充电接口充电,触碰电线,造成人身危害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处理器,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现在有很多益智类的早教智能机器人,对应学龄前和较低年纪的学生,外观新颖且能容丰富能够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
现有的智能机器人是电池提供电量来进行支撑的,当电量过低后就需要进行充电,现有的充电方式大多数都是采用电源线插接智能机器人和充电接口进行充电,当在插接时失误或者不当,容易出现漏电对人身造成危害,所以需要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使用方法,其具有能够让机器人自动连接,导向定位充电的效果,避免拿取智能机器人手动插接充电接口充电,触碰电线,造成人身危害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墙体,墙体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转动槽,多个转动槽的内壁设置有转动导向装置,转动导向装置包括有第一轴承,多个第一轴承的外圈分别与多个转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安装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两侧表面均呈斜坡形状,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触发装置,触发装置包括有触发轴,墙体的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口。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多个转动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两个导向块的相对表面分别与固定块的两侧表面滑动插接,两个导向块的相对表面分别与固定块的两侧表面相适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智能机器人在充电使用时,向充电接口移动通过两侧的导向块导向定位,使插接充电接口充电的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导向块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扭簧,扭簧的内壁与转动轴的表面活动套接,扭簧的另一端与转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设置扭簧在定位解除后,通过扭力控制导向块的表面挤压安装槽的内壁,控制两个导向块打开的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导向块的相对表面均开设有定位孔,两个导向块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安装块,多个轴承安装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导向轴。
进一步地,导向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导向轮的表面与智能机器人的表面滑动插接,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呈斜坡形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智能机器人在自动向充电接口移动时,通过两侧的导向轮导向定位,辅助智能机器人精准定位充电的效果。
进一步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与触发轴的表面固定连接,触发轴的一端中心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与手轮的表面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便于使用时拿取手轮螺纹连接触发轴转动触发打开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2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