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珠宝工艺品的制作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2022.0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3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原矿珠宝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27/00 | 分类号: | A44C27/00;A44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珠宝 工艺品 制作 方式 | ||
本发明为一种珠宝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属于手工珠宝制作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将手工技艺标准化,制定成型标准,以实现高效率批量复制生产设计独特、质量稳定、造型美观的手工产品。本发明在沿用市场通用产品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近X型缠绕”、“腰位收尾形成对称点”、“轻微幅度弯曲收拢”、“按镶嵌物和圈的外缘形状成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制作出来的珠宝工艺品造型独特、美观、质量稳定,能够大量节省工艺成本和材料成本,属于环境友好型创新。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手工珠宝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本发明产品框架灵感来源为“手工客官网”平台上一作者公开授课的课程,课程链接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特征为线(1)靠镶嵌物(2)一侧过在圈(3)上绕一圈再返回靠镶嵌物(2)另一侧过进行的是近X型缠绕(4),近X型缠绕(4)交叉点在圈(3)上方”能够让产品的成型更具有对称美,质量也更稳固;
本发明提出的“收尾位置是在以镶嵌物(2)位置为主圈(3)的顶端的主圈(3)的腰位缠绕收尾,形成收尾近对称点(5)”能够使产品的设计线条更丰满;
本发明提出的“收尾近对称点(5)和镶嵌物(2)之间圈(3)两侧的全部或部分线以轻微幅度弯曲向圈 (3)收拢,形成略带弯曲幅度的弯曲设计特征(6)”能够让产品形成一种全新的设计感;
本发明提出的“镶嵌物(2)和收尾对称点(5)之间圈(3)两侧的线贴向镶嵌物(2)和圈(3)按镶嵌物(2)和圈(3)的外缘形状成型,形成设计特征(7)”能够让产品质量更稳固,同时让产品造型更秀气。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1)为线(1),(2)为镶嵌物(2),(3)为圈(3)
如图2所示,线(1)靠镶嵌物(2)一侧过在圈(3)上缠绕一圈再返回靠镶嵌物(2)另一侧过,特征为进行近X型藏绕,形成一个近X型缠绕(4),近X型缠绕的交叉点在圈(3)上方
如图3所示,可根据线(1)的长度重复多次“线(1)靠镶嵌物(2)一侧过在圈(3)上藏绕一圈再返回靠镶嵌物(2)另一侧过”
如图4所示,可根据线(1)的长度重复多次“线(1)靠镶嵌物(2)一侧过在圈(3)上藏绕一圈再返回靠镶嵌物(2)另一侧过”
如图5所示,根据线(1)长度重复多次“线(1)靠镶嵌物(2)一侧过在圈(3)上藏绕一圈再返回靠镶嵌物(2)另一侧过”后在以镶嵌物(2)位置为主圈(3)的顶端的主圈(3)的腰位缠绕收尾,形成收尾近对称点(5)
如图6所示,收尾近对称点(5)和镶嵌物(2)之间圈(3)两侧全部或部分线以轻微幅度向圈(3)弯曲,形成略带弯曲幅度的设计特征(6)
如图7所示,镶嵌物(2)和收尾对称点(5)之间圈(3)两侧的线贴向镶嵌物(2)和圈(3)按镶嵌物 (2)和圈(3)的外缘形状成型,形成设计特征(7)
如图8所示,为具体实施例1
如图9所示,为具体实施例2
如图10所示,为具体实施例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8所示,为具体实施例1
如图9所示,为具体实施例2
如图10所示,为具体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原矿珠宝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市原矿珠宝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2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