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识别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9117.7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0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祥淼;张家豪;葛武;罗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工邦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774 | 分类号: | G06V10/774;G06V10/764;G06V10/8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郑浦娟 |
地址: | 510641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识别 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识别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识别方法及装置,在构建方法中,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输入两张对比的图像,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两个图像多维特征对比操作结果和人工预设特征提取模型输出的两个图像人工预设特征对比操作结果作为第一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作为人工预设特征关键参数计算模型的输入,将人工预设特征关键参数计算模型和第一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作为第二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构建得到车辆识别模型;然后通过训练样本训练车辆识别模型;基于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安全技术检验的车辆改装项目的自动或半自动判断,大幅度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检验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识别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购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各地汽车保有量一直在快速增长。为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相关部门需要对机动车进行定期的安全技术检验,确保机动车处于安全使用的状态。然而,与此同时,不法分子以及忽视机动车安全检验的人士,为了私人利益,对机动车进行改装,而忽视了改装所带来的机动车安全隐患,甚至可能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隐患。所以相关部门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时候,会对机动车外观改装状况进行判断,以确定车辆是否合格,在确保车辆在没有改装即合格的情况下才能通过安全技术检验。
目前的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改装项目,是基于人工比对机动车改装技术的,检验人员根据当前审核的机动车外观照片,以及当前车型在库的公告照片或该机动车的历史检验外观照片,进行比对是否存在改装现象,能基本地对机动车改装现象进行鉴别。可见,现在的人工比对机动车改装技术,需要人工肉眼进行车辆改装鉴别,而且由于需要获取同款车型的公告照片或该机动车的历史检验外观照片,需要去另一系统进行获取,工作强度较大、效率较低。在长时间高强度的检验工作下,检验人员难免会出现疲劳的情况,导致可能发生人为疏忽,从而漏识别、错识别机动车改装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车辆识别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可以构建出能够自动识别车辆是否合格的模型,以方便车辆改装情况的精确识别。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识别方法,该方法使用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对车辆外观在多维度下进行特征提取,并实现比对,从而可以在保证高准确率的前提下,实现安全技术检验的车辆改装项目的自动或半自动判断,大幅度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检验速度。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识别模型构建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识别装置。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车辆识别模型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训练样本,包括正训练样本和负训练样本;各训练样本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其中,各正训练样本:第一图像为车辆对应已公布或历史外观照片,第二图像为第一图像中车辆合格情况下拍摄的外观照片,标签为车辆合格;各负训练样本:第一图像为车辆对应已公布或历史外观照片,第二图像为第一图像中车辆不合格情况下拍摄的外观照片或者其他车辆拍摄的外观照片,标签为车辆不合格;
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该模型提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多维度特征;
建立人工预设特征提取模型,通过该模型提取输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人工预设特征;
建立人工预设特征关键参数计算模型,由该模型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多维度特征计算人工预设特征关键参数;
建立第一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和第二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工邦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工邦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