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罩制作工艺及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6892.7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6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悦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24;A41D31/02;A41D31/04;A41D31/18;A41H42/00;A41H4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范小艳;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口罩制作工艺及口罩,包括有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口罩主体片材:口罩主体片材沿横向延伸布置,形成若干个连续式口罩主体单元;步骤二、放置弹性绳:在口罩主体片材的一侧表面横向延伸布置两根弹性绳,使两根弹性绳纵向保持间距并位于口罩主体片材两侧;步骤三、弹性绳熔接固定:在口罩主体单元的两端将弹性绳与口罩主体片材熔接形成若干个口罩单体;步骤四、熔切获得耳绳:将同一口罩单体的两根弹性绳交汇焊接并切断,形成左侧耳绳、右侧耳绳;如此,其制作工艺简单、巧妙,大幅提升了口罩生产效率,其只需依赖一口罩生产设备即可完成,有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批量化生产能力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口罩制作工艺及口罩。
背景技术
平面口罩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配戴方便轻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防尘、过滤、消毒等。平面口罩主要由口罩主体和耳带组成,其口罩主体一般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亲肤材质,中层为隔离过滤层,外层为防水无纺布或特殊材料抑菌层等,口罩主体多设置为矩形,在口罩主体的上端居中设置有鼻梁条,以将口罩主体固定在鼻梁上,使口罩的佩戴更加牢固舒适。
现有技术中,制作平面口罩时通常采用多台设备组合来生产,例如:通过口罩主体制造机来制成口罩主体,再通过耳带焊接机焊上橡筋耳带;该种生产方式,所需设备多,设备总成本较高,设备在车间内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生产管理;尤其是,在口罩主体制作完成后,需分切成单个的口罩主体,再将口罩主体转移到耳带焊接机,口罩主体转移至耳带焊接机的过程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而且,在耳带焊接机上焊接耳带也较为麻烦,导致在完成口罩主体后焊接耳带所需花费的时间较长,这样,必然局限了平面口罩的整体生产效率,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的生产需求。
因此,本发明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口罩制作工艺及口罩,其制作工艺简单、巧妙,大幅提升了口罩生产效率,其只需依赖一口罩生产设备即可完成,有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批量化生产能力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口罩制作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口罩主体片材:口罩主体片材沿横向延伸布置,形成若干个连续式口罩主体单元;
步骤二、放置弹性绳:在口罩主体片材的一侧表面横向延伸布置两根弹性绳,使两根弹性绳纵向保持间距并位于口罩主体片材两侧;
步骤三、弹性绳熔接固定:在口罩主体单元的两端将弹性绳与口罩主体片材熔接形成若干个口罩单体;
步骤四、熔切获得耳绳:将同一口罩单体的两根弹性绳交汇焊接并切断,形成左侧耳绳、右侧耳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四之后,进行步骤五、分切单个口罩:在口罩单体的两端纵向切断,获得单个口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一中,口罩主体片材的纵向两端位置形成有横向延伸的横向熔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一中,口罩主体单元具有内层、隔离过滤层、外层,三者经横向熔接复合成一体,以及,隔离过滤层、外层之间夹设定位有鼻梁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三中,在口罩主体单元的两端分别形成纵向熔边,同时使弹性绳与口罩主体片材熔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个步骤在口罩生产线上完成,所述口罩生产线具有依次设置的口罩主体片材形成工站、弹性绳放入工站、弹性绳熔接工站、耳绳段交汇焊接并切断工站、成品分切工站;所述口罩主体片材经口罩主体片材形成工站输出后,依次输送途经弹性绳放入工站、弹性绳熔接工站、耳绳段交汇焊接并切断工站、成品分切工站,在成品分切工站输出单个口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悦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悦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6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