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层刚性管路结构净水器之上层刚性管路的布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5052.9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1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宁峻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层 刚性 管路 结构 净水器 上层 布设 方法 | ||
本发明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双层刚性管路结构净水器之上层刚性管路的布设方法。下置滤胆仓后侧壁中间部位设置竖直侧凹结构,并在其前方设置反渗透膜滤胆且将前置滤胆及后置功能化滤胆分别设在其两侧,继而以其轴线所在位置处将放置各滤胆的仓体部分结构沿长度方向分为对应前置滤胆的前置侧和对应后置功能化滤胆的后置侧;对应的上置模块及上层相关管路也相应分为前置侧和后置侧。连接排浓水流量控制装置出水端的排浓水管路后段沿前置侧布设并连接外接排放水口;外接进水口和外接排放水口或是分别置于距外接纯水口较远、近位置处的远接模式,或是分别置于距外接纯水口较近、远位置处的近接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201910392598.6等材料公开了带电控反冲切换装置的净水器的相关内容克服了手控反冲切换装置的缺陷。然而,由于上述净水器均采用含有较多较大尺寸杂质,如胶体、泥沙及铁锈等杂质(约占总量70%以上)的原水进行反冲,在对前置过滤通道中的位置较后的非第一级滤胆进行反冲时会带入新的杂质,并使这些新的杂质处于前置过滤通道中较后的位置,而原本这些杂质在过滤模式下是会被前面的筛网型滤胆截留而到达不了该位置处的,如此反冲后回到过滤模式下运行反而有可能对后面筛网孔径更小的滤胆滤料层造成更严重的堵塞。还有对于作为非第一级滤胆的颗粒活性碳滤胆,以及过滤孔径较小的滤胆,原水反冲模式很容易使胶体、泥沙、铁锈等杂质堵塞滤料层或包裹在颗粒活性碳滤料的表面造成该滤料吸附作用明显降低甚至失效。其次,作为家电产品中唯一的涉水“半成品”,其维修服务量远远超过其他家电产品。现有机器的常规结构设置使非厂方维修人员无法对机器进行检查和维修。尽管机器维修操作相对简单,主要是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但由于用户缺乏对净水器的了解、和自行拆装零部件的技术及机零部件不能设置在容易拆装的位置上,导致需要上门服务,既增加维修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相关费用支出,并且围绕上门服务的相关事宜也十分麻烦。特别是通过网络电商购机的远程用户很难得到及时、良好的服务。第三,现有设置反渗透膜滤胆的净水机在长时间停用过程中,滤胆及连接管路内的水处于长期不流动状态,极容易滋生青苔和浮藻及其他浮游生物导致出现严重的“二次污染”,甚至出现臭水现象,严重影响机器的后续使用状况,即便此后更换了全部滤胆也会因过水管路已经经历过污染水道难以确保净水机恢复原来应有的水处理能力和效果,而且使用户对机器产生不安甚至恐惧感。第四,虽然净水器只涉及数个过水控制部件,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零部件的损坏都有一个相对缓慢的异常过程,随着相关监控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净水器定期“体检”、提前预判的新模式成为可能,因此迫切需要设置监控装置和相应的自动检测技术,以便对过水控制部件进行跟踪监控,并且根据相应的提示向厂家邮购新的零部件自行维修更换。第五,净水器一直缺乏针对使用环境的滤胆状态及寿命监测技术及装置。另外,在净水器结构设计过程中,一直面临在有限空间里(500mm×200mm×460mm)需要同时考虑相互交织影响的六大结构设计难题:1、置于机器中间核心区域的多个直径φ70-φ80毫米、长度300毫米滤胆的便捷装卸结构及移动空间位置需要置于机器的主要位置以便于用户更换;2、外观壳体的美观和完整性设计、占据机器顶面或前端立面的操控显示界面位置;3、包括直径100毫米长度200毫米尺寸增压泵在内的过水控制部件的位置空间和配套管路的布管连接,以及相应的防漏及抗老化处理;4、虽然刚性管路具有注塑成型容易、装配效率高、不易漏水、布线整洁的优点,但存在确定各过水电控阀位置并选择布管线路避免管路相互跨越(不能一同连体注塑成型),尤其是在满足整体结构布局和便于装配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机座的平面尺寸,遴选出较为合适的布管线路。5、采用常闭净水管路模式双出水反渗透机型的净水出水检测方案。6、机器功能单一,选择、使用不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增设较多的过水控制部件和相应的管路,而且较理想的技术手段是设置具有注塑成型容易、管路及过水控制部件装配简单效率高、不易漏水、布线整洁,以及便于设置多个零部件满足多功能配置和维修要求等优点的刚性管路层构成集成水路结构。但是,如何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前提下确定所涉及的各过水控制部件位置,并选择适当的路径布设大量的刚性管路且避免管路相互跨越,尤其是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整体结构布局和便于装配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机座平面尺寸,并根据周围的管路布设环境是否能满足机器过滤和反冲等多方面要求,设计整体布管方案,继而遴选出较为合适的管路布局结构却是非常困难的工作。上述缺陷及不足致使得原本就极其复杂的净水器结构设置更加困难,直接影响净水器产品的更新换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宁峻,未经杜宁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5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