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圈切削加工用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8217.X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3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邹才华;邹姝英;季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大华环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Q7/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切削 工用 夹持 装置 | ||
一种轴承圈切削加工用夹持装置,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一号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利用联轴器连接有主轴,主轴上套接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背面固定有数个二号电机,每个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利用联轴器连接有双向螺杆,每个双向螺杆均以其中心点向两侧螺纹相反设置,两个相反设置的两段螺纹上均螺纹旋接有螺母,同一根双向螺杆上的两个螺母上均固定利用铰接座铰接有顶杆,两个顶杆的另一端均利用轴铰接,其中邻近支撑板一侧的一个螺母利用连接杆与支撑板连接固定。能够对轴承圈进行很好的定位夹持之外,还能够边切削边进行轴承圈的安装夹持,保证切削工序的不间断,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圈切削加工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作为回转体结构零件,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轴承的内外圈需要进行切削加工到一定的精度,才能够保证后续正常回转。而轴承圈其呈现圆柱形结构,在切削加工时不易被夹持,同时现有的切削加工的夹持装置一次只能夹持一个轴承圈,切削完成后,还需要暂停,再夹持新的轴承圈,这无疑浪费时间,增加功耗,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轴承圈切削加工用夹持装置,能够对轴承圈进行很好的定位夹持之外,还能够边切削边进行轴承圈的安装夹持,保证切削工序的不间断,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一号电机、二号电机、支撑板、连接杆、顶杆、铰接座、螺母、双向螺杆、底座、主轴;一号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利用联轴器连接有主轴,主轴上套接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背面固定有数个二号电机,每个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利用联轴器连接有双向螺杆,每个双向螺杆均以其中心点向两侧螺纹相反设置,两个相反设置的两段螺纹上均螺纹旋接有螺母,同一根双向螺杆上的两个螺母上均固定利用铰接座铰接有顶杆,两个顶杆的另一端均利用轴铰接,其中邻近支撑板一侧的一个螺母利用连接杆与支撑板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双向螺杆之间均设有挡板,挡板固定在支撑板的正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板的背面与联轴器之间连接有加强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利用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为“L”形的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内底部旋接有绞龙输送杆,绞龙输送杆的一端利用轴承旋接在底座的一侧壁上,该端上方的底座的顶壁开设有落料口,且落料口对应设置在远离支撑板的螺母的下方,绞龙输送杆的另一端利用轴承穿过底座的另一侧壁后,与三号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三号电机固定在底座的外侧壁上,底座的内部上方由左向右呈由高至低状固定有斜板,且斜板的下边缘固定在出料口的上边缘处,出料口开设在底座的右侧壁上,出料口中铰接有出料门。
进一步地,相互铰接的两个顶杆上套设有硅胶套。
进一步地,邻近支撑板的螺母的外壁上套设有环形套箍,连接杆的一端与环形套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大华环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大华环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2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肾茶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含备用电源的紧急电路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