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沿空留巷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07634.2 | 申请日: | 202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9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左楠楠;赵君;史竹青;王旭东;李伟斌;高卫杰;王鹏程;韩艳辉;袁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阳泉煤业集团设计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111/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3 | 代理人: | 张飙 |
| 地址: | 045099***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沿空留巷高水 充填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沿空留巷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充填材料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充填材料成本高、凝结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的矿用沿空留巷高水充填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原料按质量分数构成为:A组分包括:硫铝酸盐水泥400‑600份,硅酸盐水泥50‑150份,缓凝剂1‑2份;B组分包括:赤泥300‑400份,煤矸石100‑200份,激发剂30‑50份,定优胶1‑2份。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凝结时间短、抗压强度高等优点,且实现了工业固废的无害化综合利用,有效降低了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填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沿空留巷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性能优良的充填材料是保障采空区安全的关键所在,赤泥是制铝工业所产生的工业废弃物,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为了满足沿空留巷充填需求和消纳固体废弃物赤泥的双重目标,必须开放性能优良的充填材料。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矿用沿空留巷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充填材料成本高、凝结时间长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用沿空留巷高水充填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原料按质量分数构成为:A组分包括:硫铝酸盐水泥400-600 份,硅酸盐水泥50-150份,缓凝剂1-2份;B组分包括:赤泥300-400 份,煤矸石100-200份,激发剂30-50份,定优胶1-2份。
进一步,所述缓凝剂为蔗糖、葡萄糖、木质磺酸钙盐、钠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硅酸盐水泥标号为42.5。
进一步,所述激发剂为钙盐、镁盐、锂盐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激发剂按质量分数构成为钙盐50-60份,锂盐2-4份,镁盐2-4份。
进一步,所述煤矸石的粒径≤25mm。
进一步,粒径≤5mm的煤矸石占所述煤矸石的总量不低于50%。
进一步,所述硅酸盐水泥用量与硫铝酸盐水泥用量比不高于1:4。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矿用沿空留巷高水充填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所述A组分和B组分中的原料分别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分别包装储存,得到所述充填材料的A料和B料。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用沿空留巷高水充填材料的使用方法,所述A料、B料分别与水以2:3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形成A浆料和 B浆料,再将A浆料和B浆料以1:1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注浆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发明提供的高水充填材料,凝结时间短,能够在40min内凝结;水灰比为1.5,浆料易于泵送,同时能有效降低浆料用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相比市售材料,早期抗压强度提高近一倍;
(2)本发明提供的高水充填材料,加入赤泥和煤矸石,实现了工业固废的无害化综合利用,在保证材料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该材料成本仅为市售材料成本的70%;
(3)本发明提供的高水充填材料,具有成本低、凝结时间短、抗压强度高等优点,且实现了工业固废的无害化综合利用,有效降低了材料成本。
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阳泉煤业集团设计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阳泉煤业集团设计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76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