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电缆抛石保护施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7435.1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佳;黄小卫;郭强;李晓骏;蔡驰;吴聪;陈奕钪;岑贞锦;谌军;汲广;何方;张鹏;韩玉康;林锦峰;陈政;吴青帅;芦海;陈诚;杨洋;朱阳;吕泰龙;陈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黄培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电缆 保护 施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抛石保护施工装置,包括动力定位驳船、钢管、水下动力装置、漏斗、船载挖掘机、控制仓和水下定位装置;钢管为多根,从上往下依次连接构成落料通道;漏斗与最上端钢管连接;水下动力装置与最下端钢管连接;船载挖掘机和控制仓设置在动力定位驳船上,船载挖掘机用于挖取石料至漏斗,水下定位装置用于确定水下动力装置的位置,控制仓与水下动力装置电连接,通过水下动力装置保持落料通道的竖直度。本实用新,通过多种国内具备的设备进行组合、优化,实现海底电缆抛石保护施工作业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电缆抛石保护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海南联网工程通过500kV海底电缆连接大陆与海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琼州海峡过往船舶频繁,海缆如果没有达到保护标准将极大提高受损风险。海缆的悬空也将产生涡激震荡效应,导致海缆本体受损,因此海缆保护通常采用机械冲埋的方式和抛石覆盖的方式。目前抛石保护施工需采用专业的抛石船,该技术掌握在国外少数单位手中,国内暂不具备此项作业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的适用于国内的海底电缆抛石保护施工装置,通过将现有设备进行组合,实现抛石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海底电缆抛石保护施工装置,包括动力定位驳船、钢管、水下动力装置、漏斗、船载挖掘机、控制仓和水下定位装置;钢管为多根,从上往下依次连接构成落料通道;漏斗与最上端钢管连接;水下动力装置与最下端钢管连接;船载挖掘机和控制仓设置在动力定位驳船上,船载挖掘机用于挖取石料至漏斗,水下定位装置用于确定水下动力装置的位置,控制仓与水下动力装置电连接,通过水下动力装置保持落料通道的竖直度。
使用时,提前在动力定位驳船上装载石料,根据坐标到达现场附近后,将钢管与水下动力装置通过法兰连接后缓慢放入水中,根据当前水域的深度增加连接的钢管,但确保水下动力装置不触底。完成释放后,将钢管顶部与漏斗连接,并固定在动力定位驳船侧面,准备就绪。由于钢管有一定长度后在水下会有柔性偏移,所以在控制仓可以控制水下动力装置结合水下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微调即可开展抛石作业。船载挖掘机将石料释放到漏斗中,石料顺钢管便可落到指定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水下动力装置设置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电驱动推进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水下动力装置上还设置有姿态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水下定位装置为超短基线定位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突破国产无专业抛石船的限制,本申请可不使用专业抛石船,通过多种国内具备的设备进行组合、优化,实现海底电缆抛石保护施工作业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附视图;
图3为水下动力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定位驳船;2钢管;3水下动力装置;4漏斗;5船载挖掘机;6控制仓;7-水下定位装置;8-石料;9-电驱动推进器;10-姿态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海底电缆抛石保护施工装置,主要包括动力定位驳船1、钢管2、水下动力装置3、漏斗4、船载挖掘机5、控制仓6和水下定位装置7。船载挖掘机5和控制仓6均位于动力定位驳船1的甲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7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