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4221.9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林;张春华;张佳婧;夏良君;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B21/16 | 分类号: | D04B21/16;D04B2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胡婷婷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编织物 及其 编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该异形编织物包括若干层叠设置的水平层、沿垂直方向贯穿若干水平层的若干根连接纱以及由若干根连接纱经编形成于若干根连接纱两端的封顶层。其中,水平层由两股纱线麻花编织形成,相邻的交错点之间具有供连接纱穿过的间隙,两股纱线逐层编织以形成若干水平层,若干根连接纱分别对应逐层依次穿过水平层中的间隙后经编固定连接,以形成一体化的异形编织物。该异形编织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性、尺寸稳定性、抗震性能、抗冲击性,其编织方法操作简单,可以根据需要编织任意厚度和形状的异形编织物,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形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编织物仅有2层或3层,且为平面块状。多层编织物也仅是由2~3层的平纹编织物复合而成。这种多层编织物存在层与层之间连接强度低、容易分散、抗冲击损伤容限低、机械性能差的缺点。
3D打印也叫增材制造技术或快速成型(RP),原理是将计算机设计出的三维模型分解成若干层平面切片,然后把打印材料按切片图形逐层叠加,最终堆积成完整的物体。近年来,学者开始尝试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立体织物组织,但是3D打印的原材料多为复合材料,一方面服用性能较差,另一方面织物的弹性性能较差,达不到一些对弹性、回复性能及减震性能有要求的领域的需要,例如:军工、航天、体育运动等领域,且织物结构单一,局限性较大。
其中,申请号为CN201010260653.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平纹立体多层圆筒形或圆筒异形编织物,编织物为由3层以上经纱和2层以上纬纱相互交织形成的立体连续的圆筒状编织物,每层经纱穿绕2层以上其它层经纱,每层经纱与其它层经纱逐层依次穿绕并围成连续的圆筒,每层纬纱正交嵌扣在各层经纱中并围成连续的圆筒。该立体多层编织物的每层之间每根纱线纤维之间都紧密交织形成一个整体,本发明的连续的圆筒没有接缝、结构紧密,有效地提高了圆筒或圆筒异形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耐压力,但是该编织物的弹性小,不适用于制备要求高弹性回复性的防护用具类产品。
申请号为CN201310337148.X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编织的3D打印方法。该方法是将纺织行业中的三维编织方法和三维打印方法进行有效融合的TDBP三维编织打印方法。通过TDBP三维编织打印方法,可以增加3D打印产品的受力强度。通过该方法制备的三维编织物的强度大,但是弹性小,不适用于制备要求高弹性回复性的防护用具类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编织物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回复性及减震性能良好的异形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该编织方法所制备的三维立体编织物在厚度编织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以制备任意厚度的三维立体织物,弥补了传统三维立体织物的不足,为制备一体化复杂形状的立体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途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编织物,包括若干层叠设置的水平层、沿垂直方向贯穿所述若干水平层的若干根连接纱以及由所述若干根连接纱经编形成于所述若干根连接纱两端的封顶层;所述水平层由两股纱线麻花编织形成,相邻的交错点之间具有供所述连接纱穿过的间隙,所述两股纱线逐层编织以形成若干所述水平层,若干根所述连接纱分别对应逐层依次穿过所述水平层中的所述间隙后经编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异形编织物还包括设置于相邻设置的所述水平层之间的衬纬层,不同的所述衬纬层使用的是同一根或同一组纱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股纱线呈麻花状相互交错编织状态,相邻所述水平层中的两股纱线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介于0°~90°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所述水平层中的所述两股纱线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4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相邻设置的所述水平层中的纱线与所述衬纬层中的纱线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介于45°~90°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单股所述纱线包括但不限于为一根纱线、两根纱线或多根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个驱动单元的线集中型水刀切割装置
- 下一篇:脸部影像重建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