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仿木类家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0864.6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博业达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苏秋丽;邱兴天 |
地址: | 2256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仿木类 家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仿木类家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仿木类家具技术领域。该仿木类家具由面料和中料组成,经蒸养成型获得产品;所述面料为无机胶凝材料、天然彩砂、色粉、短纤维、超塑化剂、缓凝剂、钛白粉、负氧离子、细锯末料或水中的多种原料的混合物,所述中料为无机胶凝材料、超塑化剂、负氧离子、聚苯颗粒、粗锯末料、缓凝剂或水中的多种原料的混合物。本发明采用胶凝材料、天然彩砂、色粉等多种色系搭配工艺,制作出类似硅化、梨花木、红檀木等木纹效果的家具,具有观赏性与实用性,天然真实的自然色泽,形象逼真,不易褪色、变色,耐候性好,不易脱落、开裂,保质期长,可节约大量木材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木类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仿木类家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提高了现在的人对家具的审美观和性能环保的追求,抓住以上两点的核心进行家具行业的竞争及研究,目前市场上拥有的家具材料分别为复合板和实木板,复合板的缺点为有机胶粘和成型,释放甲醛对人体有害,而实木大板属于再生资源,价格相对要高,而且花色不可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仿木类家具,采用天然彩砂和色粉搭配各种色彩,具有天然真实的自然色泽,形象逼真,不易褪色、变色,不易脱落、开裂,保质期长,可节约大量木材资源。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仿木类家具的制备方法,将原料铺装完后进行蒸养,直到凝固为止,制备方法简单,产品尺寸可根据需要定制,重复性好;能一次成型结构复杂的制品;表面光洁,无需二次修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仿木类家具,由面料和中料组成,所述面料为无机胶凝材料、天然彩砂、色粉、短纤维、超塑化剂、缓凝剂、钛白粉、负氧离子、细锯末料或水中的多种原料的混合物,所述中料为无机胶凝材料、超塑化剂、负氧离子、聚苯颗粒、粗锯末料、缓凝剂或水的中多种原料的混合物。
所述新型仿木类家具,所述无机胶凝材料为硫铝酸盐水泥;所述色粉为氧化铁黄、氧化铁红、氧化铁黑或氧化铁绿中的任一种;所述短纤维为聚丙烯纤维。
所述新型仿木类家具,所述面料由无机胶凝材料43%-47%、天然彩砂37.1%-41.1%、色粉1.6%-2.6%、短纤维0.1%-0.2%、超塑化剂1.3%-1.4%、缓凝剂0.08%-0.12%、钛白粉0.008%-0.012%、负氧离子0.35%-0.41%和水11%-12%组成,所述天然彩砂的粒径为20-40目或80-120目,以上百分数均是指该原料用量占面料总质量的百分比;所述中料由无机胶凝材料73.4%-77.5%、超塑化剂2.18%-2.35%、负氧离子0.28%-0.45%、水18.8%-20.22%和聚苯颗粒2.48%-2.69%组成,以上百分数均是指该原料的用量占中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所述新型仿木类家具,所述面料由无机胶凝材料43%-47%、天然彩砂37.1%-41.1%、色粉1.6%-2.6%、短纤维0.1%-0.2%、超塑化剂1.3%-1.4%、缓凝剂0.08%-0.12%、钛白粉0.008%-0.012%、负氧离子0.35%-0.41%和水11%-12%组成,所述天然彩砂的粒径为20-40目或80-120目,以上百分数均是指该原料用量占面料总质量的百分比;所述中料由无机胶凝材料66.88%-70.64%、超塑化剂1.97%-2.23%、粗锯末料9.38%-10.41%、缓凝剂0.14%-0.19%、负氧离子0.62%-0.73%和水18.8%-20.22%组成,所述粗锯末料的粒径为10-60目,以上百分数均是指该原料的用量占中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博业达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博业达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0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