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肿瘤用的复合电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9396.5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叶雷;郭强;王辉;王德娟;吕金艳;司徒卫;余柳松;黄榕康;过文泰;王怀明;秦秀森;卫应齐;焦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1/10;A61L27/18;A61L27/54;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张柳;杨钊霞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复合 组织 工程 支架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抗肿瘤用的复合电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左旋聚乳酸电纺丝纤维溶液的制备:将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粉末溶于二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复合溶剂中,均匀搅拌,随后加入左旋聚乳酸,磁力搅拌器搅拌溶解1~3小时,温度为55~65℃,其中,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与左旋聚乳酸两者之间的质量配比为1:(0.8~1.2);
S2、载表柔比星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左旋聚乳酸复合电纺丝纤维混合溶液的制备:称取表柔比星加入步骤S1所得的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左旋聚乳酸电纺丝纤维溶液中,继续磁力搅拌至表柔比星完全溶解,其中表柔比星与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的质量比为(0.8~1.2):8;
S3、将步骤S2所得的载表柔比星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左旋聚乳酸复合电纺丝纤维混合溶液加入到注射器中,注射器用针头喷嘴固定,在20~60℃下设置针头与接收器之间距离为12~18cm,电压为5~30千伏,注射器推进速度为0.1~12.0毫升/小时,通过乙醇溶液收集电纺丝,随后,将获得的电纺丝用去离子水洗涤,冷冻干燥8~12h后即获得抗肿瘤用的复合电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用的复合电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与左旋聚乳酸两者之间的质量配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用的复合电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表柔比星与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的质量比为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用的复合电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复合溶剂为二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8:2~0.5:9.5配制而成的复合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用的复合电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粉末为医用级粉末,纯度大于9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用的复合电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注射器为1mL注射器,注射器针头与接收器之间距离为1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用的复合电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获得的电纺丝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
8.由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肿瘤用的复合电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肿瘤用的复合电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细胞支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珠海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93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材探伤修复设备的组成
- 下一篇:多孔径单探测器光学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