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氧化性可食用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7519.1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4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霞;陈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5/00 | 分类号: | C08L5/00;C08L5/06;C08K5/00;C08K5/1545;C08K3/16;C08K5/053;C08J5/18;B65D65/4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可食用 包装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抗氧化性可食用包装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获得覆盆子醇提物;S2,将覆盆子醇提物制成混悬液,再加入大孔树脂中,洗脱、减压浓缩至浸膏状,得到大孔树脂洗脱物;S3,将大孔树脂洗脱物制成混悬液,加入凝胶柱中,洗脱、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覆盆子鞣花单宁富集物;S4,将低甲氧基果胶、塔拉胶和覆盆子鞣花单宁富集物混合溶解,加入氯化钙和甘油搅拌,将混合溶液A浇铸至平面容器中干燥;S5,将干燥得到的薄膜浸入含有氯化钙和甘油的混合溶液B中,放置干燥得到高抗氧化性可食用包装薄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制得具有良好的抗水性、机械性能、抗氧化性以及抗菌性的包装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抗氧化性可食用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包装材料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塑料薄膜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和稳定的化学性能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但与此同时,大多数的塑料包装都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并且对人体健康有害,由于塑料包装的过度使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人类安全。因此,无毒性且不会危害环境安全的可食用薄膜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
可食用膜是一种用可食用原料经混合、加热、涂布、烘干等步骤制成的具有包装保鲜功能的薄膜材料,按其来源可分为多糖膜、蛋白质膜、脂质膜以及这几种材料的复合膜。通过以上不同膜基质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多孔网络的薄膜,可以有效的控制食品保藏过程中水蒸气、氧气和CO2的渗透,从而有效的保护食品的品质。
中国专利CN102660053公开了一种卡拉胶-肉桂经由可食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卡拉胶-肉桂精油可食性薄膜用于超市售冷鲜肉的包装,可以有效延长冷鲜肉保质期。其中,卡拉胶具有良好的凝胶和成膜特性,但是其抗水性和机械性能不够理想;而肉桂精油虽然具有良好的杀菌和增香等特点,但是肉桂精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暴露在空气中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抗氧化性可食用包装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得具有良好的抗水性、机械性能、抗氧化性以及抗菌性的包装薄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抗氧化性可食用包装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未成熟的覆盆子果实粉碎后,按照液料比5:1~15:1的比例,加入浓度为50~80%的乙醇,浸泡0.5~1.5h后,回流提取1~2h,残渣再按照相同的条件重复提取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状,得到覆盆子醇提物;
S2,将覆盆子醇提物加入去离子水中,制成混悬液,再加入D101大孔树脂中,先用去离子水洗脱,舍弃水洗脱液,再用浓度为10%~50%的乙醇进行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至浸膏状,得到大孔树脂洗脱物;
S3,将大孔树脂洗脱物加入乙醇中复溶,制成混悬液,加入LH-20凝胶柱中,用浓度为10%~50%的乙醇进行洗脱,再用浓度为30%~70%的异丙醇洗脱,将异丙醇洗脱物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覆盆子鞣花单宁富集物;
S4,将低甲氧基果胶、塔拉胶和覆盆子鞣花单宁富集物按照1:1:0.1~1:3:0.1的质量比混合溶于水中,在70℃下连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分别占混合物总质量0.001~0.005%的氯化钙和0.1~0.3%的甘油,搅拌1~3h后,得到混合溶液A,将混合溶液A浇铸至平面容器中,并在37℃下干燥24~48h;
S5,将步骤S4中干燥后得到的薄膜浸入含有0.5~1.5%的氯化钙和5~10%的甘油的混合溶液B中,放置30min,然后将薄膜在室温下干燥24h,得到高抗氧化性可食用包装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7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