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耳以及应用所述极耳的电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6194.5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白晓功;彭涛;杨超;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H01M10/0587;H01M10/0583;H01M6/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饶婕;薛晓伟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应用 述极耳 | ||
一种极耳包括基体和连接件。所述基体包括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并由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朝外凸伸,所述连接件导电。本申请的极耳结构简单,其在基体的表面上形成连接件,便于与其他元件进行连接,进而快速的实现与其他元件的电导通。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极耳的电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以及一种应用所述极耳的电芯。
背景技术
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标称电压高、自放电率低、体积小、重量轻等许多优点,在消费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极耳实现了电池中极片与外界的电连接。然而,现有技术中极耳在与极片连接时往往较为复杂,尤其是对于包含有复合集流体的极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申请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实现电导通的极耳。
另外,本申请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极耳的电芯。
本申请的一种极耳包括基体和连接件。所述基体包括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并由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朝外凸伸,所述连接件导电。本申请的极耳结构简单,其在基体的表面上形成连接件,便于与其他元件进行连接,进而快速的实现与其他元件的电导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柱体。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背离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区域设有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所在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随所述截面至所述第一区域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进一步地便于所述连接件嵌入其他元件中以实现与其他元件的电导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区域设有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所在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随所述截面至所述第一区域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进一步地便于所述连接件嵌入其他元件中以实现与其他元件的电导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背离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为柱体。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连接件为多个且间隔分布。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或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当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时,便于所述极耳从两个方向与其他元件连接,增加了连接位置,同时也便于保障电连接的有效性。
本申请的一种电芯,包括由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堆叠或卷绕形成的电极组件,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设有隔离膜。所述电芯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极耳,所述连接件嵌入所述第一极片,便于与电芯中的极片进行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一极片包括集流体及活性层,所述集流体包括涂覆区及未涂覆区,所述活性层设置于所述涂覆区,所述连接件嵌入所述未涂覆区。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未涂覆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绝缘层及第二金属层,所述连接件依次嵌入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绝缘层及所述第二金属层,以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及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连接件便于实现复合集流体中各导电层之间的电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连接件嵌入所述电极组件中的复数个所述未涂覆区。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一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及连接端子,所述极片主体包括集流体及活性层,所述连接端子连接所述集流体,所述连接件嵌入所述电极组件中的若干个连接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6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