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动车安全性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3715.1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安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P3/00;G01G19/02;G01M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安全性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安全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待检测的机动车移动到检测平台上进行底盘外观检测、重量检测、车速检测、灯光检测,并记录相应的检测数据;步骤S2:在检测平台上完成检测的机动车再移动到侧滑检测路段进行侧滑检测,并记录相应的检测数据;步骤S3:根据检测数据,出现故障的机动车在经过侧滑检测路段后移动到维修处进行维修,未出现故障的机动车进入后续工位;步骤S4:经过维修后的机动车送回到检测平台并重新进行步骤S1‑步骤S3。将对机动车的测速、称重、灯光检测以及底盘外观的检测集中到检测平台上进行,能够减少对场地的占用,降低生产的成本,并且加快整体检测工作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安全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机动车安全运行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保证机动车的安全性能,加强机动车辆的管理,需要重视机动车辆的安全检测。在机动车生产完成出厂时、对机动车进行大修以及在对机动车定期进行检测时,都需要对机动车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其中对机动车的车速检测、重量检测、灯光检测、侧滑检测和底盘外观检测是常见的重要检测项目。
目前,公开号为CN10880164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线和对机动车安全参数进行检测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若干检测单元;若干个检测单元沿检测线长度方向分布,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还包括与若干个检测单元相对应的检修室以及将机动车在检测线和检修室之间进行传输的传输线;自动驾驶模块,所述自动驾驶模块设置在机动车上,所述自动驾驶控制机动车以额定速度沿检测线行驶;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若干个检测模块相连,并对若干个检测单元检测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和存储;所述单片机分别与传输线和自动驾驶模块相连,当相应检测模块检测的车辆出现故障时,单片机控制自动驾驶模块进行制动,且单片机向传输线发送运离指令,将机动车由检测线传输至传输线。
但上述专利中的若干检测单元沿检测线长度方向分布,对于检测场地的占地面积具有较大的要求,提高了机动车检测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机动车安全性检测方法,其具有占地面积较小,检测成本低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动车安全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待检测的机动车移动到检测平台上进行底盘外观检测、重量检测、车速检测、灯光检测,并记录相应的检测数据;
步骤S2:在检测平台上完成检测的机动车再移动到侧滑检测路段进行侧滑检测,并记录相应的检测数据;
步骤S3:根据检测数据,出现故障的机动车在经过侧滑检测路段后移动到维修处进行维修,未出现故障的机动车进入后续工位;
步骤S4:经过维修后的机动车送回到检测平台并重新进行步骤S1-步骤S3;
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对机动车的运行速度进行检测的测速装置、对机动车的重量进行检测的称重装置、对机动车的灯光参数进行检测的灯光检测装置和对机动车的底盘的外观图像进行采集的底盘外观检测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对机动车的测速、称重、灯光检测以及底盘外观的检测集中到检测平台上进行,能够减少对场地的占用,降低生产的成本,并机动车无需再逐个移动到相应的检测模块中,能够减少对于机动车为配合检测而做出的位置调节的次数,加快整体检测工作的进行。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盘外观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机动车底部图像并将图像传输到后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摄像头对机动车底盘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发送给后台,工作人员在后台能够更方便地检测机动车底盘,而无需使用传统的地沟观测的方式,节省人力,检测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安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安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3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