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混凝土柱置换系统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2143.5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7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汪小林;张铭;黄轶;周晓莉;曹文根;朱利君;朱晓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8 | 分类号: | E04G23/08;E04G2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2011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置换 系统 及其 实施 方法 | ||
1.一种钢筋混凝土柱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拆除既有结构柱的既有结构柱拆除装置和用于吊装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起重机械,所述既有结构柱拆除装置包括可移动平台、支撑组件、绳锯组件和收放绳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四个呈矩形分布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的支撑单元,四个所述支撑单元均包括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柱顶部的液压伸缩柱和设置在所述液压伸缩柱顶部的支撑板;四个所述支撑单元分别为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第三支撑单元和第四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和所述第二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平台的中部,所述第三支撑单元和所述第四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平台的后部;所述绳锯组件包括绳锯、以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的安装座、以高度可调方式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绳锯机主体、以高度可调方式设置在第一支撑单元上的第一张紧轮和以高度可调方式设置在第二支撑单元上的第二张紧轮,所述绳锯机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绳锯能够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既有结构柱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调整张紧度;所述收放绳组件包括设置在靠所述第三支撑单元后侧的可移动平台上的电动收放绳机、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单元上的多个换向滑轮以及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撑单元上的多个绳缆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以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的移动底座、多个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安装杆和以高度可调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的绳锯机支撑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的右侧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输出轴上套设有齿轮,所述移动底座上设置有通槽,所述齿轮穿过所述通槽并向下凸出于所述移动底座;所述可移动平台右侧的前部设置有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的齿条,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组成齿轮齿条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左侧的底部设置有导向轨,所述可移动平台左侧的前部设置有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轨与所述导向槽配合使所述安装座仅具有沿前后方向的单自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轮包括以可高度可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上的第一伸缩式液压缸和固定在所述第一伸缩式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的第一滑轮;所述第二张紧轮包括以可高度可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上的第二伸缩式液压缸和固定在所述第二伸缩式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的第二滑轮;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相向设置,所述第一伸缩式液压缸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二伸缩式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均沿左右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滑轮和所述绳缆固定件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换向滑轮均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单元相对于所述第四支撑单元的一侧,多个所述绳缆固定件均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撑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三支撑单元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滑轮与所述第三支撑单元呈7°-23°夹角,该夹角为第三支撑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一侧的平面与换向滑轮的转动轴线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缆固定件包括固定座所述第四支撑单元上的固定座和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固定座的间距可调,所述压板与所述固定座间形成用于容纳绳缆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两个向远离所述第四支撑单元方向凸出的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之间的所述固定座相靠近所述第四支撑单元方向凹陷形成弧形凹槽,所述压板包括中部弧形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中部弧形主体两侧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过孔,所述绳缆固定件还包括两个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的螺母,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中部弧形主体组合成用于容纳绳缆的通孔。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移动既有结构柱拆除装置至施工区域,启动四个支撑单元的液压伸缩柱对既有结构柱的周围形成临时支撑;
S2、调整好绳锯组件高度,将绳锯套设在既有结构柱和主动轮上,并通过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使绳锯张紧;
S3、在绳锯上方的既有结构柱钻通孔,通孔的轴线沿左右方向,电动收放绳机进行放线作业,绳缆自由端通过其中一换向滑轮改变方向,绳缆自由端在穿过既有结构柱上的通孔后固定在绳缆固定件上,固定后电动收放绳机进行收线作业将绳缆绷紧后停机;
S4、绳锯组件工作,主动轮转动,同时安装座带动绳锯机主体向前移动,随着绳锯机主体的移动,主动轮与既有结构柱的轴距增加,绳锯绷紧,绳锯转动对既有结构柱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通过电动收放绳机进行收线作业将切割后的建筑废料拖离原有位置;
S5、重复步骤S2-S4从上到下将既有结构柱切割成多块;
S6、使用起重机械将切割后产生的建筑废料吊离施工区域;
S7、使用起重机械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吊装至既有结构柱拆除前所在位置并进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1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