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基路面动静态弯沉与回弹模量联合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0261.2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4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吕松涛;张乃天;樊国鹏;唐宏宾;夏诚东;刘超超;何志勇;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熙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基 路面 静态 回弹 联合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路基路面动静态弯沉与回弹模量联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导杆(1)、轮胎式加载机构(2)、承载板式加载机构(4);所述轮胎式加载机构(2)通过第一横向移动机构(3)与横向导杆(1)活动连接,所述承载板式加载机构(4)通过第二横向移动机构(5)与横向导杆(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机构(3)、第二横向移动机构(5)分别通过轮系活动连接于横向导杆(1)上;
所述轮胎式加载机构(2)包括两个轮胎(205)、两个导向杆(207)、双缸液压油缸(208);所述两个轮胎(205)分别通过轴承(204)转动连接于转轴(201)上,所述转轴(201)两端分别通过锁紧螺母(202)固定安装于车轮支架(206)上;所述转轴(201)固定安装轴承挡圈(203),所述轴承挡圈(203)的侧面与轴承(204)内圈的侧面贴合;所述导向杆(207)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车轮支架(206)上,导向杆(207)上端套设法兰轴承(210),所述法兰轴承(2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横向移动机构(3)的支撑板(301)上;所述双缸液压油缸(208)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车轮支架(206)上,双缸液压油缸(208)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横向移动机构(3)的支撑板(301)上;所述双缸液压油缸(208)的活塞杆与第一横向移动机构(3)的支撑板(301)之间安装有第一力传感器(209);所述第一力传感器(209)开有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双缸液压油缸(208)和第一横向移动机构(3)的支撑板(301)之间;所述两个轮胎(205)接触测试点的轮隙中间处布设第一位移传感器(10);
所述承载板式加载机构(4)包括承载板(401)、单缸液压油缸(402);所述单缸液压油缸(402)上端通过螺栓与第二横向移动机构(5)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单缸液压油缸(402)的活塞杆与第二横向移动机构(5)的支撑板之间安装第二力传感器(403);所述单缸液压油缸(402)下端与承载板(401)通过球铰连接;所述承载板(401)两边分别设有立柱,两个立柱与单缸液压油缸(402)之间分别布设第二位移传感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基路面动静态弯沉与回弹模量联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机构(3)包括支撑板(301),所示支撑板(301)包括一个底板以及竖立于底板上的两个左右侧板,所述支撑板(301)的左侧板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驱动滚轮(302),所述驱动滚轮(302)与驱动电机(30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03)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04)固定安装于支撑板(301)的底板上;所述驱动滚轮(302)下方设有第一从动滚轮(305),所述第一从动滚轮(305)与第一偏心轮(306)的偏心孔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轮(306)的中心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01)的左侧板上;所述支撑板(301)的右侧板通过轴承连接第二从动滚轮(307),所述第二从动滚轮(307)下方设有第三从动滚轮(308),所述第三从动滚轮(308)与第二偏心轮(309)的偏心孔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偏心轮(309)的中心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01)的右侧板上;
所述第二横向移动机构(5)与第一横向移动机构(3)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基路面动静态弯沉与回弹模量联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杆(1)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腿(6),所述支腿(6)下端固定连接纵向行走机构(7);所述纵向行走机构(7)包括纵向导轨(702),所述纵向导轨(702)固定安装于地基上,纵向导轨(702)上固定安装光电缓冲装置(701);
所述纵向行走机构(7)还包括纵向行走机构框架(703),所述纵向行走机构框架(703)中间通过螺栓与支腿(6)下端固定连接,纵向行走机构框架(703)靠近端部通过加强臂(705)与支腿(6)固定连接;所述纵向行走机构框架(703)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纵向行走从动轮(704)、纵向行走驱动轮(706),所述纵向行走驱动轮(706)与大齿轮(709)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709)上方设有小齿轮(708),大齿轮(709)与小齿轮(708)啮合;所述小齿轮(708)与第二驱动电机(70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07)固定安装于纵向行走机构框架(70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02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