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9053.0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4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钟爀;尹德永;姜熙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4/62;H01M10/052;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刘成春;蒋洪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包含负极,所述负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石墨颗粒和低结晶性碳系颗粒的混合负极活性物质,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测量时,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370℃以上且39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放热峰的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电动汽车的商用化,正在积极研究电池的高容量化以增加续航距离。
通常用作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石墨具有低的理论容量,因此在增加续航距离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正在积极尝试应用Si系负极活性物质等的新型高容量负极活性物质。
但是,这种研究还不足以商用化,并且其商用化需要很长时间。
因此,为了加速电动汽车的商用化,可以考虑提高充放电速率来代替增加续航距离。
为了提高充放电速率,锂二次电池的负极需要快速吸留和释放锂离子,但是石墨难以实现高电流的输入特性,因此难以快速充放电。
此外,在电动汽车的可靠性方面,必须防止在高温环境中的劣化并确保长期的寿命性能。
因此,需要开发通过实现高电流的输入特性而能够快速充放电并且具有优异的高温存储效率和寿命特性等电池特性的新型负极和锂二次电池。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通过实现高电流的输入特性而能够快速充放电,并且能够实现优异的高温存储效率和寿命特性。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包含负极所述负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石墨颗粒和低结晶性碳系颗粒的混合负极活性物质,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测量时,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370℃以上且39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放热峰的顶点。
用所述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时,通过向6mg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样品以50mL/分钟供应空气并且每分钟升温5℃至600℃来进行测量。
所述低结晶性碳系颗粒的拉曼光谱的R值(Id/Ig)可以为0.9以上。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测量时,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还可以在450℃以上且51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放热峰的顶点。
在370℃以上且390℃以下具有顶点的所述峰的放热量可以为50J/g以上且200J/g以下。
在450℃以上且510℃以下具有顶点的所述峰的放热量可以为20J/g以上且60J/g以下。
所述低结晶性碳系颗粒能够吸留和释放Li离子。
对于所述低结晶性碳系颗粒,当将所述低结晶性碳系颗粒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将锂金属作为相反电极时,在第二个循环中的放电容量可以为240mAh/g以上。
所述放电容量是以0.1C的恒定电流充电后达到0.005V时,以恒定电压模式达到0.01C的电流时结束充电,然后中断10分钟,并以0.1C的恒定电流放电至1.5V的充放电条件下的放电容量。
所述低结晶性碳系颗粒可以是硬碳颗粒。
所述低结晶性碳系颗粒的Dv50可以为4μm以下,Dn50可以为1μ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新技术株式会社,未经SK新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9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