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界面的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6639.1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争;付兴杰;江妙丽;沈文钟;陈鹏飞;彭章泉;汪达;邱振平;张业龙;曾庆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4;H01M4/1395;H01M10/056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5290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电解质 金属 负极 界面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界面的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惰性气体氛围熔融金属锂;S2)、在熔融的金属锂中添加适量的助焊剂,S3)、将固态电解质基底进行打磨抛光处理;S4)、将固态电解质置于加热台上加热;S5)、将混合熔融液均匀涂覆在固态电解质上;S6)、使铝箔熔融于与固态电解质良好接触的混合熔融金属液中S7)、根据电池循环所需的锂金属的量,调控其厚度S8)、将产品自然冷却到室温。本发明通过将微量的助焊剂与金属锂熔融在一起,并涂覆在固态电解质表面上,从而达到对固态电解质浸润的效果,使锂负极更加纯净,让电池的效率更高;通过添加金属铝箔实现对固态电解质表层进行原位SEI的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界面的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锂离子电池中因使用液态电解液,从而导致电池出现易燃易爆等安全问题,并且现有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已经接近理论上限,因此,全固态锂电池成为替代液态电解质电池的的最好选择之一,但是,由于固态电解质其界面动力学问题(界面电阻过大)严重,而且在界面优化时,需要加入远远超过所需用量的锂金属,而造成锂金属资源的浪费,同时会减小固态电解质的能量密度,减弱固态电池的竞争优势,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可行的优化方法势在必行。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以下方式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1、现有技术一般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以解决负极的浸润性问题,其主要是通过在固态电解质表面溅镀一层厚10nm左右的镀层,此镀层多见为氧化铝,还有各种金属及金属氧化,但是,这种方法很难广泛运用,并且由于该方法实施比较繁琐,溅射环境需要无水无氧,因此,对溅射装置需要进一步控制环境,而溅射装置本身体积特别大,所以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并且对溅镀层厚度的控制难以精确,大部分溅镀层只是增加锂浸润性的作用,如果过厚,就会成为锂离子阻塞层,如果过薄无法增加浸润性,在纳米尺度进行控制,难度较大,稳定性不高。其次,就是在是固态电解质浸润的过程中,锂过量会造成锂金属的浪费,降低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而且在浸润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杂元素如碳等,但是,由于大量杂元素的加入,使固态电解质界面的优化不够稳定。
2、由于固态电解质表现为相对惰性,因而原位反应生成SEI的方法受到材料本身特性的限制,多为利用Gel(凝胶)SEI进行调控,但是人工SEI对界面的优化,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界面的调控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在充分浸润锂负极的同时,保证锂负极的厚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界面的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惰性气体氛围条件下熔融金属锂;
S2)、在熔融的金属锂中添加适量的“助焊剂”,使其充分熔融在金属锂溶液中,得到混合熔融液;
S3)、将固态电解质基底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以清除固态电解质表面在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碳酸锂,氢氧化锂及固态电解质的贫锂相);
S4)、将固态电解质置于加热台上并将其加热至与步骤S2)中混合熔融液相同的温度;
S5)、将步骤S2)中的过量混合熔融金属液均匀涂覆在固态电解质上,并采用相应的工具将混合熔融液与固态电解质表面无空隙;使得该所述的混合熔融液充分附着在固态电解质表面,使得固态电解质表面的碳酸锂原位脱落,以增加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浸润性的作用;
S6)、在金属溶液中加入适量金属铝箔,充分熔融反应,进行原位调控SEI
S7)、根据需要,调控金属锂负极的厚度
S8)、将步骤S5)中得到产品自然冷却到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6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