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无隔水管跟管钻进下套管工艺及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084313.5 申请日: 2020-02-10
公开(公告)号: CN111270994A 公开(公告)日: 2020-06-12
发明(设计)人: 叶建良;谢文卫;张伟;熊亮;王偲;于彦江;寇贝贝;史浩贤;卢秋平;陈靓;申凯翔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主分类号: E21B7/20 分类号: E21B7/20;E21B7/28;E21B7/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深海 水管 钻进 套管 工艺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涉及海洋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深海无隔水管跟管钻进下套管工艺及装置,实现钻进(扩孔)下套管一次成井,解决深海无隔水管钻进复杂地层下套管作业难、施工风险大、作业成本高;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设计长度的套管连接好;(b)在套管内部下入一套带有导向钻头、套管下扩孔器、钻铤和螺杆马达的钻具组合;(c)下钻到海底;(d)利用螺杆马达驱动导向钻头钻进一个新的井眼,通过套管下扩孔器扩孔至设计井径;(e)钻进直至套管设计深度;(f)启动下套管工具脱开机构,将套管脱开并使套管留在预定位置;(g)提钻;(h)进行后续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深海无隔水管 跟管钻进下套管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地球面积的71%被海洋覆盖,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 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及镍、钴、锰、铅、锌、 金、银、铝等金属矿产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 发展,陆地资源开发利用日趋枯竭,从而使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受到广泛关注,甚至呈现出越演越烈的全球竞争局面。要认识地球, 必须研究海洋及洋底的地层。据专家估计,全球未来油气总储量的 40%将来自深海,未来替代能源“可燃冰”也主要来自深海。深海更 是研究解决生命起源、地球演化、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领 域。因此,挺进深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深海钻探是最有效的研究 海洋及洋底地层的最直接手段。

目前,我国海洋钻探技术人才短缺,装备落后,技术薄弱,软硬 件基础较差,深海钻探关键技术、装备牢牢掌握在国外几家公司和研 究机构手中。资料表明,世界大洋科学钻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采用 无隔水管方法施工。

无隔水管钻进在松散破碎地层(如淤泥、砂卵石、流砂、坡积), 常因孔壁不稳定而导致各种孔内事故发生(如塌孔、埋钻、卡钻等), 给施工作业带来困难,甚至钻孔报废。海上钻探作业日费高昂,出现 钻孔报废损失惨重。现有常规下套管作业程序是:先在海底实施钻孔(有时还需要进行扩孔作业),然后提钻,连接套管,在套管串顶端 安装套管悬挂器,通过下套管工具将套管串连接到钻杆上,之后利用 钻杆重新进入钻孔并下套管到预定位置,最后启动下套管工具脱开机 构,将套管脱开并使套管留在预定位置,提钻,所有这些操作(从完 成钻孔作业到重新进入钻孔并将套管下到位)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 间,裸露的钻孔完全依靠孔中的泥浆进行护壁,以防塌孔或埋钻。常 见的问题是:由于地层缩径、钻孔坍塌或埋钻,导致套管柱不能下入 到预先钻好的井眼(有时甚至找不到老眼)或中途遇阻下不到位(达 不到封隔不稳定地层目的),在水敏性、松散、无固结、断碎破碎带 或其他不稳定地层中这种情况尤其严重。

深水油气钻井领域,国际惯例一般采用喷射法安装表层导管,即 表层导管随喷射钻具同时下入,表层导管喷射到位后无需固井作业, 仅依靠套管周围地层的摩擦阻力保持稳定,表层导管喷射到位后套管 周围地层回填挤密压实需要一定时间,导管才具备足够的承载力为 BOP等水下设备提供支撑,时间窗口通常在12~24h之间,影响作业 效率、增加钻井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深海无隔水管钻进钻 孔条件复杂,下套管作业困难,施工风险大,成本高等难题,提出采 用跟管钻进下套管工艺,利用下套管工具、套管下扩孔器、井下动力 钻具等,优选配套钻具组合、优化跟管钻进工艺,实现钻进(扩孔) 下套管一次成井,解决深海无隔水管钻进复杂地层下套管作业难、施 工风险大、作业成本高等技术难题的深海无隔水管跟管钻进下套管工 艺。

本发明的一种深海无隔水管跟管钻进下套管工艺,包括以下步 骤:

(a)先将设计长度的套管连接好;

(b)在套管内部下入一套带有导向钻头、套管下扩孔器、钻铤 和螺杆马达的钻具组合;

(c)下钻到海底;

(d)利用螺杆马达驱动导向钻头钻进一个新的井眼,通过套管 下扩孔器扩孔至设计井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未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43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