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印染废水絮凝污泥制备新型铁-氮-碳催化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2999.4 | 申请日: | 202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朝;杨哲;王欢;齐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河北碳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C02F9/04;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印染 废水 絮凝 污泥 制备 新型 催化剂 方法 | ||
一种利用印染废水絮凝污泥制备新型铁‑氮‑碳催化剂的方法,铁‑氮‑碳催化剂是将碳材料经过非金属氮掺杂作为载体,负载有铁纳米颗粒或者氧化铁纳米颗粒,所述的铁‑氮‑碳催化剂中,氮含量为2~8%,铁或者氧化铁含量为0.1~5%,碳含量为88%~97%,铁或者氧化铁纳米颗粒直径的大小在0.1~10nm范围。本发明的利用印染废水絮凝污泥制备新型铁‑氮‑碳催化剂的方法,利用废水作为原料制备新型的铁‑氮‑碳催化剂用于高效催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不需额外使用其他药剂,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且可以解决絮凝污泥的处理问题。氮掺杂碳材料本身对过硫酸盐具有好的催化激活作用,铁的存在能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活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催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印染废水絮凝污泥制备新型铁-氮-碳催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工业高速发展而相应环境保护措施不利导致的大量超标污水排放,连同生活污水中存在的大量有机物导致了环境水体的严重污染,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溶性芳香化合物,包括苯酚类精细化工产品、抗生素类药物、农药等,由于苯环的稳定性,很难在生态系统中自然降解,并可以渗透污染地下水,进而危害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的安全。有效且低成本的去除这些有机污染物一直以来都是环境和化工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
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是利用强氧化性的自由基来降解有机污染物使其最终完全矿化的水处理工艺,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净化方法。其机理在于通过催化方法使氧化剂分解,从而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如羟基自由基(·OH)并诱发一系列的亲电或者亲核的氧化反应,攻击水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使其降解直至为二氧化碳、水和其它矿物盐。常见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芬顿(Fenton)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等。芬顿(Fenton)氧化法是一种较常用的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而芬顿试剂的配制一般需要采用均相亚铁离子作为催化剂才具有很好的氧化能力,而此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淤泥和固体废弃物。光催化氧化法需要高效的光催化剂才能实现,而且一般需要紫外光才能使污染物降解充分。电化学氧化法通常要求阳极具有较高的氧气逸出过电位,主要采用的阳极材料有石墨、铂/钛、以及二氧化铅/钛复合电极等,若想获得较强的氧化能力,需提供强直流电,耗能较高。
近年来,硫酸根自由基(Sulfate radical,SO4·-)为基础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s)在降解消除环境污染物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芬顿试剂中作为氧化媒介的·OH,由过硫酸盐分解产生的SO4·-有多方面更优良的性质,例如更强的氧化能力(1.8-2.7V NHE vs 2.5V NHE(·OH))、更长的半衰期(30–40μs vs 20ns(·OH))、在复杂的水质环境中对污染物有更好的选择性氧化能力、并且适用于更宽的pH范围,在pH=2~8范围内均能展现出良好的氧化能力,而芬顿试剂仅在pH≈3.0左右起氧化作用。此外,由于过硫酸盐是固体氧化剂,运输方便,且在水处理过程中不会引入额外的水,从而增加废水处理体积。除此之外,过硫酸盐还可以在非均相催化剂的作用下展现良好的氧化能力,而该过程的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方便,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不会产生固体废弃物。
Co2+是较早研究的均相催化体系,可以有效的产生SO4·-用于氧化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但是钴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其本身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非均相的氧化钴及其负载型Co/载体复合物也可以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但是无可避免也会有部分重金属Co析出进入水体中。碳材料来源丰富,且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包括零维的碳量子点(CQDs)和富勒烯,一维的碳纳米管(CNTs),二维的石墨烯(GR),三维多孔的泡沫石墨(GF)等,这些碳材料在能源、环境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河北碳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河北碳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2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