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速分离物流分拣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0297.2 | 申请日: | 202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1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萍;张文昊;郭博阳;杨久蕴;解玉芬;张超智;崔维启;王云龙;滕琳琳;郭延稳;吴英杰;王浩雷;张洪毅;陈威;谢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3/08 | 分类号: | B07C3/08;B07C3/1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5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分离 物流 分拣 | ||
本发明涉及物流分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速分离物流分拣机。包括进料装置、多层带式输送装置、推料装置、箱体与RFID系统;所述进料装置为震动型给料装置,进料装置安装在多层带式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多层带式输送装置安装在箱体内,多层带式输送装置由自上而下交错设置的多个带式输送装置组成,自上而下多个带式输送装置的输送带带速依次提高;推料装置安装在最下层带式输送装置的侧方,推料装置设有伸缩式推板。本发明适用于中小型物流,分拣用时短,提高了分拣效率,保证了分拣的准确性,而且节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分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速分离物流分拣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经济领域的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也随之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态势,这使得物流分拣效率低、分拣成本低以及暴力分拣等现象成为了亟待人们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90%以上的中小型物流站点的分拣工作多为人工分拣,耗时较长,分拣不准确,因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随着分拣的货物越来越多,人工分拣效率低下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造成了货品的积压,人工费增加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随着电商和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货物的分拣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也意味着需要一个高效率集中的货物分拣模式。而当前越来越多的物流货物分拣站点已经不能满足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完成繁重复杂的分拣任务。大量研究者在自动化物流分拣这一方向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CN 110270508 A公开了“一种基于检测控制系统的凸起输送带分拣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结构体积大,无法满足基层快递站的分拣工作;CN106583260 B公开了“一种小型的机械手分拣台”,能够满足较小空间的使用,但是需要人工逐个投入货物,不能连续地进行自动化分拣;CN 109365301 A公开了“一种连续自动化的方法”,但是结构中存在多个复杂机构,在成本和维修角度多有不便。
综上,我国快递分拣设备的应用呈现出集约化程度低、自动化分拣系统和设备在中小型物流中使用较少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速分离物流分拣机,适用于中小型物流,分拣用时短,提高了分拣效率,保证了分拣的准确性,而且节省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差速分离物流分拣机,包括进料装置、多层带式输送装置、推料装置、箱体与RFID系统;所述进料装置为震动型给料装置,进料装置安装在多层带式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多层带式输送装置安装在箱体内,多层带式输送装置由自上而下交错设置的多个带式输送装置组成,自上而下多个带式输送装置的输送带带速依次提高;推料装置安装在最下层带式输送装置的侧方,推料装置设有伸缩式推板。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槽、曲柄连杆机构与进料电机,进料电机与曲柄连杆机构的曲轴相连,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与进料槽相连,进料电机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进料槽上下震动。
所述多层带式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层带式输送装置、第二层带式输送装置、第三层带式输送装置、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第一层带式输送装置、第二层带式输送装置、第三层带式输送装置自上而下交错设置;第一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第一层带式输送装置的输送带减速运行,第一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第三层带式输送装置的输送带加速运行,第二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第二层带式输送装置的输送带运行。
所述第一层带式输送装置、第二层带式输送装置、第三层带式输送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传动滚筒、改向滚筒与输送带,传动滚筒与改向滚筒通过输送带相连,传动滚筒上设有带轮。
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板、导轨、滑道、齿轮、齿条与推料电机;齿轮安装在推料电机的输出轴上,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与推板固接在导轨上,导轨安装在滑道上;推料电机带动导轨沿滑道做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推板推进与后退。
所述箱体为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的箱型结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02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台形法兰锻件的锻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械工程用推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