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9640.1 | 申请日: | 202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5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姜凤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凤霞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理 流食 供给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鼻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包括顶部敞口的圆柱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部的侧壁上设有与容器一体成型的硬质档杆;还包括圆形底座,底座上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坐口槽,坐口槽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容器外径,在坐口槽的槽壁上设有L型豁槽,豁槽顶部开口于坐口槽槽壁顶部,豁槽的宽度大于等于档杆直径;在容器顶部设有可上下升降的密封盖,密封盖内设有流食供出系统及清洗系统;密封盖内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密封盖的上下升降、流食供出系统及清洗系统受控制器控制。该装置极大提高了鼻饲流食的效率,给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医疗护理过程中使用的流食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一些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鼻饲管进行流食供给的方式非常常见。一般操作是由鼻腔插入鼻饲管,进行流食供应时,由护理人员采用注射器将流食吸进针筒内部,然后将针筒与鼻饲管的端部连接,采用注射的方式进行供给。该操作方法一是每次的吸取量有限,一次流食供给需要多次进行抽取,操作较为麻烦;二是浪费注射器。针对该技术问题,将注射器更换为较大的容器,通过向容器内部加压的方式可以一次性将流食供给给病人。如CN207506788U、一种医用患者补给护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储罐、气筒,储罐上安装单向气压盒,通过气筒向储罐内的流食加压,将储罐内的流食通过鼻饲管送入病人胃内。CN202409543U、鼻饲流食压入器,该装置包括流质瓶,流质瓶上设有压入器,通过压入器向流质瓶内加压从而将流质瓶内的流质压出。CN203802829U、医学护理用鼻饲进食装置,该装置设有流质食物存放器,上设密封盖板,密封盖板上设有流食进入口,流食进入口上设有流食漏斗,流食漏斗上设有旋转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加压泵,通过加压泵向食物存放器内加压以将食物压出。同时流质存放器内设有流量计、压力传感器,密封盖上设有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进食速度。另外,该装置还增加了常见的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保证食物存放器内食物的温度。上述现有技术都是采用了较大的容器存放流食,通过加压的方式将流食压出以供给鼻饲管。但现有鼻饲操作中,在鼻饲完成后还需要对鼻饲管进行清洗操作,保证滞留在病人鼻腔内的鼻饲管在鼻饲流食完成后保持管腔干净,以防止食物在鼻饲管内发生腐败。但现有技术提供的鼻饲装置中没有给出该方面的技术启示,根据现有技术提供的鼻饲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下列不足之处:一、在鼻饲流食完成后需要单独对鼻饲管进行清洗,常见的是需要单独采用注射器抽水进行清洗;二、盛放流食的容器也需要在完成鼻饲流食完成后进行单独清洗,为下次的使用提供准备,而现有技术中盛放流食的容器多与其它加压装置连为一体,清洗时较为麻烦;三、流食的制作需要单独制作,制作完成后转移到容器中才能进行鼻饲操作,不能直接采用容器进行流食的制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鼻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该装置能够达到一次性大量供给流食、存放流食容器清洗方便、鼻饲流食完成后能够同时对鼻饲管进行清洗,而且流食容器可灵活取下、安装,利用流食容器即可进行流食制作的技术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包括顶部敞口的圆柱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部的侧壁上设有与容器一体成型的硬质档杆,档杆与容器侧壁垂直设置;还包括圆形底座,底座上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坐口槽,坐口槽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容器外径,在坐口槽的槽壁上设有L型豁槽,豁槽顶部开口于坐口槽槽壁顶部,豁槽的宽度大于等于档杆直径;在容器顶部设有可上下升降的密封盖,密封盖内设有流食供出系统及清洗系统;密封盖内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密封盖的上下升降、流食供出系统及清洗系统受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L型豁槽为两个,所述档杆为两个,两个豁槽及两个档杆分别间隔180°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台,所述底座固定在底台上,在底台上垂直设有电子推杆,电子推杆活塞杆与密封盖连接固定,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带动密封盖上下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凤霞,未经姜凤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9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