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8460.1 | 申请日: | 202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5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航;大田正弘;锄柄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5;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即使在压制成形时的高的表面压力、之后的高约束压力作用下也不易产生裂纹、缺口、变形,能够形成可靠性高的层叠体。本发明的固体电池包括:负极层片,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负极集电体彼此通过折弯连接部而部分地相连的负极用集电片的各负极集电体上,层叠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而成;正极层片,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正极集电体彼此通过折弯连接部而部分地相连的正极用集电片的各正极集电体上,层叠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而成;以及固体电解质体,以从两面侧夹着负极层片的方式配设。将负极层片、正极层片和固体电解质体在折弯连接部折弯而配设成大致蜿蜒状,依次层叠而构成一体化的固体电池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众多产品、领域,要求电池的进一步的高容量化、高电压化、高能量密度化等,且正在积极地进行研究开发。另外,作为电池,目前多使用以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为主要构成元件的锂离子电池(二次电池)。
另一方面,关于不使用电解液而使用无机系的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池(二次电池),由于具有着火危险性小、高温或低温时的热稳定性高而工作温度范围广、设计自由度更高、仅Li离子移动而难以发生副反应从而不易劣化、操作性好而生产性高、不会发生漏液等多种优点,所以备受关注。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固体电池(固体电池的固体电池层叠体),其是利用如下方式而构成:通过将正极合剂涂布于正极集电体(正极集电箔)的表面而形成正极层,通过将负极合剂涂布于负极集电体(负极集电箔)的表面而形成负极层,并按照正极层、固体电解质、负极层、固体电解质、正极层…的顺序进行层叠、压制。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固体电池(固体电池的固体电池层叠体、结构体),其以在正极层与负极层之间配设固体电解质层的方式层叠正极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层,并且通过进行卷绕或蜿蜒而具有弯曲部及平面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118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2222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处,对于固体电池,为了确保、维持设计时的性能,需要在形成层叠体的状态下以高的表面压力进行的压制成形、以及之后的高约束压力。
因此,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卷绕形的电池1(层叠体2)容易生产,但由于压制成形时的压力、高约束压力,特别是弯曲部3的合剂(mixture)容易产生裂纹、缺口,而有可能产生变形(参照图10)。如果产生这样的裂纹、缺口、变形,会导致成品率的恶化、安全性的降低,进而导致初始性能的降低和寿命的短期化。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压制成形时的高的表面压力、之后的高约束压力的作用下也不易产生裂纹、缺口、变形,能够形成可靠性高的层叠体的二次电池。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发现一种方式,即使在压制成形时的高的表面压力、之后的高约束压力的作用下也可抑制产生裂纹、缺口、变形,而可形成可靠性高的层叠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8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用于保持电池单体的单体保持器和单体组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