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核电站新组件编码的确定方法、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7640.8 | 申请日: | 2020-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5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谢正;董升国;丁晓哲;朱皓;张喜梅;蒋宝;裘迅斌;吴水金;段天英;牟佳冬;钱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7/14 | 分类号: | G06K7/14;B41J2/31;B41J3/0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核电站 组件 编码 确定 方法 识别 系统 | ||
1.一种用于核电站新组件编码的确定方法,包括:
针对由A种编码尺寸和B种编码深度值共同限定的A×B种编码,将其设于核电站新组件上,并利用识别装置对其进行识别试验,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编码的A1种期望尺寸和B1种期望深度值;
针对A1×B1种编码,利用具有多种安装角度的识别装置对每一种编码进行识别试验,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识别装置的期望安装角度;
将所述识别装置以所述期望安装角度安装,并进行以下步骤:
针对A1×B1种编码,以编码相对于所述识别装置的视野中心的偏移角度为变量进行识别试验,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编码的A2种期望尺寸和B2种期望深度值;
针对A2×B2种编码,以所述偏移角度为变量,利用所述识别装置通过导向管的第一开孔对编码进行识别试验,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编码的A3种期望尺寸和B3种期望深度值;以及
针对A3×B3种编码,以编码的移动速度为变量进行识别试验,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编码的最优期望尺寸和最优期望深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A×B种编码进行识别试验包括:
将所述A×B种编码设于控制棒组件上并进行识别试验,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编码的a1种期望尺寸和b1种期望深度值;以及
针对a1×b1种编码,将其设于燃料棒组件上并进行识别试验,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编码的A1种期望尺寸和B1种期望深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A1×B1种编码进行识别试验包括:
将所述A1×B1种编码设于控制棒组件上,并在多个所述偏移角度下进行识别试验,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编码的a2种期望尺寸和b2种期望深度值;以及
将a2×b2种编码设于燃料棒组件上,并在多个所述偏移角度下进行识别试验,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编码的A2种期望尺寸和B2种期望深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A2×B2种编码进行识别试验包括:
将所述A2×B2种编码设于控制棒组件上,利用所述识别装置通过导向管的第一开孔对编码进行识别试验,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编码的a3种期望尺寸和b3种期望深度值;以及
将a3×b3种编码设于燃料棒组件上,利用所述识别装置通过导向管的第一开孔对编码进行识别试验,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编码的A3种期望尺寸和B3种期望深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A3×B3种编码进行识别试验包括:
将所述A3×B3种编码设于控制棒组件上,并将所述控制棒组件设置为以多个速度移动,利用所述识别装置对编码进行识别,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编码的a4种期望尺寸和b4种期望深度值;以及
将a4×b4种编码设于燃料棒组件上,并将所述燃料棒组件设置为以多个速度移动,利用所述识别装置对编码进行识别,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以确定编码的最优期望尺寸和最优期望深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编码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来判断编码的识别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种编码尺寸不超过新组件在编码标记位置处的直径的16%;以及
所述B种编码深度值的范围为不超过5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码采用针式打标装置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76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