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热段温度的测量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4132.4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涛;朱加良;何正熙;青先国;王华金;李小芬;苟拓;李文平;何鹏;陈学坤;陈静;李红霞;徐思捷;王雪梅;邓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02 | 分类号: | G21C1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刘沙粒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厂 反应堆 冷却剂 温度 测量方法 系统 | ||
一种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热段温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温度测量单元,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和偏置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冷却剂热段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传输至偏置模块;偏置模块用于对温度信号进行偏置处理,并将偏置后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接收各温度测量单元的温度信号,并输出各有效的温度测量单元的平均温度信号。方法包括采集温度信号、处理温度信号、偏置温度信号和输出平均温度。本发明在各温度测量单元中均设置有偏置模块,通过偏置模块对温度信号进行偏置后再取平均,使得即使部分温度计失效,系统也能够准确测量得出热段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过程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热段温度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三代核电中,取消了测温旁路,冷却剂温度采用在主管道上直接插入温度计进行测量的方法,即直接测温方法。但由于热段中存在“热分层”的问题,通常在测温截面设置多支温度计取平均来测量热段温度,这种方法可以较好的测得热段温度。
但是,当至少一支温度计失效时,剩余的温度信号不能够完整的代表热段温度,导致热段温度测量偏差增加而超过安全分析限值。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应对温度计失效的热段温度直接测量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热段温度的测量方法及系统,以在部分温度计失效时,通过设置的偏置模块降低失效温度计对整体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而准确地测量出反应堆冷却剂热段温度,提高系统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热段温度的测量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温度测量单元,所述温度测量单元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和偏置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冷却剂热段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传输至偏置模块;所述偏置模块用于对温度信号进行偏置处理,并将偏置后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处理器;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各温度测量单元的温度信号,并输出各有效的温度测量单元的平均温度信号。
现有技术中,对于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热段的温度通常采用在主管道上插入多根温度计直接测量的方式,通过多支温度计测量不同的测温截面,再进一步取各温度测量点的平均值能够很好地避免热段中存在的“热分层”问题,进而准确地测得热段的实时温度。
然而,现有的测量系统和方法的可靠性差。当系统中任一支温度计失效时,数据采集将不完整,且有效的温度计的平均温度值会出现偏差,输出的热段实时温度不再准确,甚至超过安全分析限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各温度测量单元中均设置有偏置模块,通过偏置模块对温度信号进行偏置后再取平均,使得即使部分温度计失效,系统也能够准确测量得出热段温度。
具体地,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本发明同样包括有处理器和至少两个温度测量单元,至少两个温度测量单元用以监测热段上不同测温截面的温度。每个温度测量单元中均包含有温度采集模块。在部分实施例中,温度采集模块可以是温度计,也可以是其他能够获取温度数据的采集装置。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冷却剂热段的温度信号,各路温度测量单元的温度信号经过处理后发送至处理器中进行平均处理以输出当前的热段平均温度。
以三代核电为例,环路热段温度由四支温度计直接测量。然而,当部分温度计失效后温度测量样本减少将导致热分层的影响增加,取平均获得的热段温度偏差增加。
因此,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技术方案在每路温度测量单元中均设置有偏置模块,所述偏置模块用于对温度信号进行偏置处理,经过偏置处理后的温度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后,处理器对当前有效的温度测量单元的温度信号进行平均,以避免部分温度采集模块失效后当前的热段平均温度不准确的情况。此处的有效的温度测量单元是指温度采集模块仍处于正常工作的温度测量单元,与温度采集模块失效的温度测量单元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4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