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可自动换刀的竹木剖分仿生刀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1129.7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2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波;刘延鹤;傅万四;张彬;常飞虎;蒋鹏飞;罗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7C5/00 | 分类号: | B27C5/00;B27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自动 竹木剖分 仿生 刀具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可自动换刀的竹木剖分仿生刀具系统,包括环形刀架和旋转刀盘,环形刀架具有外环圈和一内环圈,在内环圈侧壁上设刀片穿槽,在环形刀架上设若干刀库,在外环圈的内侧壁上设轴向槽;旋转刀盘上设若干换刀装置,换刀装置等于或少于所述轴向槽;每个换刀装置包括轴向推进器、刀片进给装置、刀片和刀片锁紧装置,在轴向推进器上设置推进驱动机构,刀片进给装置通过可分离结构可分离地固定在推进驱动机构上,刀片设置在该刀片进给装置上;刀片进给装置上包括一径向驱动装置;刀片设置在径向驱动装置上,刀头轴心固定装置,是心轴,其上设置若干V型槽,对应设置所述刀片导向槽所在的射线。本刀具系统结构紧凑、经济实用且换刀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材木材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将毛竹或木材加工成竹条或木条且能够自动进料快速对心的连续剖分竹木的破竹木设备,尤其是提供一种在该设备中的可自动换刀的仿生刀具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的破竹机自动化的程度不高,破竹工作是由人机合作共同完成,加工好的竹段由操作者拿起,让竹段的一端抵在破竹机的推竹座上同时还要使得竹段与破竹刀盘对心,启动推竹座的驱动装置,推着竹段向破竹刀盘行进,直到竹段的另一端接触破竹刀盘并被破竹刀盘上的刀片将竹段完全破开,操作者才能松开托着竹段的手,转身再去拿起另一竹段重复前面的操作进行破竹。更重要的是竹段有粗有细,而加工的竹片宽度有一个要求的范围,因此,竹段直径变化还要通过人工更换刀座上的破竹刀盘以增减在圆周上设置刀片的数量,由此可知,现有破竹机在破竹过程中,人工操作所占的比重过大,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重复性动作多,对于劳动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企业投入人工的成本也过大,因此,现有的破竹机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为了应对竹段直径变化,提供一种可换刀的破竹刀盘机构,如图1所示,该可换刀的破竹刀盘机构包括一刀座02,该刀座02固设在机架01上,在该刀座02上设置一破竹工位,在机架上可转动地设置一刀架,该刀架为一圆盘,在圆盘的一个设定直径的圆周上设置若干破竹刀盘03,各个破竹刀盘03上的破竹刀片数量不同、疏密不同,转动刀架,可以使得其上的各个破竹刀盘来到破竹工位上,从而实现换刀盘以适于剖分直径不同竹段的目的。这样的机构,可以方便地更换刀盘,但是该机构存在体积庞大的缺陷,而且,对应不同的竹材直径,要准备多个刀片不同的破竹刀盘03不够经济,另外,还存在换刀所需时间较长以及工作效率不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经济实用且换刀效率高的新型可自动换刀的竹木剖分仿生刀具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可自动换刀的竹木剖分仿生刀具系统,包括一环形刀架和一旋转刀盘,
该环形刀架具有一外环圈和一内环圈,其同心地套合相对固定,该内环圈以内的空间为内环区域,该内环圈和该外环圈之间的空间为外环区域,在内环圈的侧壁上设置若干刀片穿槽,在所述环形刀架上设有如若干刀库,所述刀库,设置在所述外环区域中,其包括沿射线方向设置的刀片导向槽;在所述外环圈的内侧壁上设置若干轴向槽,该刀片导向槽与其所在射线上的所述内环圈上的所述刀片穿槽及所述外环圈上的所述轴向槽对应;
该旋转刀盘上设有若干换刀装置,当该旋转刀盘与所述环形刀架同轴线设置,该若干换刀装置与所述环形刀架上的外环圈上的所述轴向槽轴向对应,所述换刀装置等于或少于所述轴向槽;
每个所述换刀装置包括轴向推进器、刀片进给装置、刀片和刀片锁紧装置,
若干个所述轴向推进器设置在所述旋转刀盘上的一个圆周上,在该轴向推进器上设置推进驱动机构,该推进驱动机构上连接一轴向伸出部,所述刀片进给装置通过可分离结构可分离地固定在该轴向伸出部上;
所述刀片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轴向伸出部上,其包括一径向驱动装置,为一直线运动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未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1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磨车及仿形钢轨打磨装置
- 下一篇:地下桩基拆除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