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光子显微镜透明化标本适配器及其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0792.5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2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科锋;赖子嘉;吴翰;韦俊任;林灵辉;莫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
主分类号: | G02B21/00 | 分类号: | G02B21/00;G02B2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6 | 代理人: | 隆毅 |
地址: | 524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子 显微镜 透明 标本 适配器 及其 成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光子显微镜透明化标本适配器,该双光子显微镜透明化标本适配器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存储腔和位于所述存储腔上方、且与所述物镜相匹配的观察皿,所述存储腔用于放置所述生物标本,所述观察皿包括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贯穿孔和位于所述贯穿孔下方的过渡套筒,所述过渡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贯穿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存储腔连通。本发明有利于提高生物标本在双光子显微镜成像深度和成像部位的精度。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生物标本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超景深多光子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光子显微镜透明化标本适配器及其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组织光透明技术的出现,利用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multi-photonmicroscopy,MPM)获取毫米至厘米量级介观系统(如完整的胚胎、体外器官及活体模式动物等)的高精度三维结构是当今医学分子诊断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现代的多光子显微镜在进行超景深成像时,一般需要对生物标本进行透明化并以特定折射率的透明化液置于培养皿或烧杯浸泡,观察时显微镜物镜必须与充分浸泡于透明液中,才能实现mm级以上的标本深层成像。常规的培养皿或烧杯常因高度过浅、过窄、过高或过宽,使得生物标本易在容器中出现与镜头间工作距离不足、漂浮等不利于成像的因素。此外,以生物胶水、琼脂糖或明胶将生物标本粘接在容器(培养皿或烧杯)的方式,往往又因与透明化试剂的接触面过大,使得标本或透明化试剂的折射率改变,进而影响生物标本的透明化效果和成像效果。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双/多光子显微镜成像的专用双光子显微镜透明化标本适配器,有效解决了在常规容器内透明化的生物标本难固定、寻找时间长和成像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光子显微镜透明化标本适配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固定方式会导致生物标本透明化程度和成像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光子显微镜透明化标本适配器,该双光子显微镜透明化标本适配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光子显微镜物镜相匹配的观察皿,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标本的存储腔,所述观察皿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底部的过渡套筒,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渡套筒连通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可通过所述过渡套筒与所述存储腔内导通。
优选地,所述双光子显微镜透明化标本适配器还包括透明套筒,所述过渡套筒通过所述透明套筒与所述底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透明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过渡套筒螺纹连接,另一端可插装在所述存储腔内。
优选地,所述存储腔位于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底部呈漏斗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过渡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存储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过渡套筒与所述底座螺纹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透明套筒的内径为1.8~2.6mm,外径为2.5~4.8mm,长度为4.2~8.4mm。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圆形板,所述圆形板的直径为35~80mm,厚度为3~5mm。
优选地,所述存储腔为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深度为1.5~4mm,直径为2~10mm。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生物标本成像方法,该生物标本成像方法包括:
向存储腔内注入凝胶并将处理好的生物标本放置在所述凝胶内;
对位于所述凝胶内的生物标本进行抗体孵育和荧光标记处理;
将观察皿安装在底座上并向所述存储腔内注入相应的透明化试剂;
将所述生物标本移动至所述光子显微镜的物镜下方,并设定扫描波长以进行Z轴层扫,获得光学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未经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0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