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粒子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0497.X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0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近都佑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2 | 分类号: | H01M10/0562;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智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物 固体 电解质 粒子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粒子的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提供在维持所期望的离子传导率的同时可进行微粒化的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粒子的制造方法。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含有锂、磷和硫的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工序,准备烃系化合物和醚系化合物的混合溶剂的工序,和在非活性气体气氛下、在所述混合溶剂中对所述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材料进行粉碎处理,将该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材料微粒化的工序;所述混合溶剂的水分浓度为100质量ppm以上且200质量pp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粒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的个人电脑、摄像机和移动电话等信息关联设备和通信设备等的快速普及,作为其电源利用的电池的开发受到了重视。另外,在汽车产业界等中,也在进行电动汽车用或混合动力汽车用的高输出且高容量的电池的开发。
在全固体电池中,全固体锂离子电池在以下两方面受到关注:由于利用伴有锂离子的移动的电池反应,因此能量密度高;另外,作为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解质,替代包含有机溶剂的电解液而使用固体电解质。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平均粒径为0.1~10μm的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微粒的制造方法,其在添加了分散稳定剂的非水系溶剂中对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粗粒子进行一次粉碎。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微粒化工序,其中,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粗粒材料中添加醚化合物,通过粉碎处理将上述粗粒材料微粒化。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将包含用于形成固体电解质层的固体电解质的液体材料涂布于活性物质成形体的第一工序、在可除去有机物的第一温度下将涂布的上述液体材料加热的第二工序、在比上述第一温度高的第二温度下加热以将上述活性物质成形体和上述固体电解质层复合化的第三工序,上述第二工序和上述第三工序在加压到大气压以上的状态下实施。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固体电解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结晶化工序,其中,将使选自硫化磷、硫化锗、硫化硅、硫化硼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与硫化锂反应而得到的非晶质的固体电解质在溶剂中加热以使其结晶化。
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硫化物系锂离子导电性固体电解质的合成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硫化物系锂离子导电性固体电解质时,在含有水分的非活性气体流中进行加热、熔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044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445527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15728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09639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1994-2790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是柔软的材料,在粉碎的同时容易造粒,因此难以微粒化。现有的分散剂存在如下问题:与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反应,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劣化,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的离子传导率降低。
本公开鉴于上述实际情况,目的在于提供在维持所期望的离子传导率的同时可进行微粒化的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粒子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0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